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微型计算机论文--各种微型计算机论文--微处理机论文

面向嵌入式实时系统的时间可预测编程框架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8-3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2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第21-29页
        1.2.1 嵌入式实时系统编程模型相关工作第21-24页
        1.2.2 逻辑执行时间模型相关工作第24-27页
        1.2.3 软硬件结合技术相关工作第27-2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第29-31页
        1.3.1 主要内容第30-31页
        1.3.2 主要贡献第31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31-33页
第2章 基于服务体的时间可预测性模型第33-71页
    2.1 逻辑执行时间模型第33-39页
        2.1.1 逻辑执行时间模型详解第33-36页
        2.1.2 逻辑执行时间模型优势第36-39页
    2.2 基于服务体的时间可预测模型第39-54页
        2.2.1 背景与动机第39-41页
        2.2.2 模型架构第41-49页
        2.2.3 时序映射第49-52页
        2.2.4 任务依赖链响应时间第52-54页
        2.2.5 小结第54页
    2.3 支持混合类型任务的时间可预测模型第54-64页
        2.3.1 背景与动机第55-57页
        2.3.2 模型架构第57-58页
        2.3.3 时序映射第58-60页
        2.3.4 非周期事件响应能力第60-64页
        2.3.5 小结第64页
    2.4 面向分布式架构的时间可预测模型第64-69页
        2.4.1 背景与动机第64-66页
        2.4.2 模型架构第66-68页
        2.4.3 通信的时序行为第68-69页
        2.4.4 小结第69页
    2.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3章 基于服务体的时间可预测运行时系统第71-83页
    3.1 调度表生成第71-77页
        3.1.1 调度机制第71-72页
        3.1.2 调度表生成第72-75页
        3.1.3 时间安全性检查第75-77页
    3.2 混合调度器第77-82页
        3.2.1 混合调度器架构第77-79页
        3.2.2 混合调度器实现技术第79-82页
    3.3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4章 基于服务体的时间可预测编程框架的实现、评估、以及优化第83-123页
    4.1 编程框架设计原则第83-84页
    4.2 编程接口实现与评估第84-90页
        4.2.1 编程接口实现第84-89页
        4.2.2 编程接口评估第89-90页
    4.3 运行时系统的实现与评估第90-98页
        4.3.1 运行时系统实现第91-94页
        4.3.2 运行时系统的评估第94-98页
    4.4 运行时系统的优化与评估第98-121页
        4.4.1 背景与动机第98-99页
        4.4.2 软硬件结合的混合调度器设计第99-105页
        4.4.3 软硬件结合的混合调度器实现第105-113页
        4.4.4 实验评估第113-121页
    4.5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第5章 基于DxPSPM编程框架的实验平台及实例第123-143页
    5.1 基于DxPSPM的分布式实验平台第123-126页
        5.1.1 分布式平台物理节点第123-124页
        5.1.2 分布式平台通信协议第124-126页
    5.2 简单实例第126-134页
        5.2.1 简介第126页
        5.2.2 任务集合第126-127页
        5.2.3 控制代码实现第127-131页
        5.2.4 时序行为第131-134页
    5.3 汽车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第134-142页
        5.3.1 简介第134-136页
        5.3.2 任务集合第136-139页
        5.3.3 控制代码实现第139-141页
        5.3.4 时序行为第141-142页
    5.4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43-146页
    6.1 本文主要内容第143-144页
    6.2 未来工作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8-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纠删码的容错存储系统中数据布局优化
下一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肿瘤图像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