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52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钌配合物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2-24页 |
1.2.1 氧气或过氧化物为氧化剂 | 第13-19页 |
1.2.2 高价无机盐为氧化剂 | 第19-21页 |
1.2.3 有机物氧化剂 | 第21-24页 |
1.3 钌配合物在氧化脱氢反应中的应用 | 第24-28页 |
1.3.1 钌配合物催化醇类化合物氧化脱氢反应 | 第24-25页 |
1.3.2 钌配合物催化胺类化合物氧化脱氢反应 | 第25-26页 |
1.3.3 钌配合物催化烃类化合物氧化脱氢反应 | 第26-28页 |
1.4 钌配合物在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28-32页 |
1.4.1 金属氢化物插入-消除机理 | 第28-30页 |
1.4.2 π-烯丙基机理 | 第30-32页 |
1.5 钌配合物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 第32-36页 |
1.5.1 钌配合物在常规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 第32-35页 |
1.5.2 钌配合物在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1.6 双金属协同作用的研究 | 第36-38页 |
1.7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1.8 参考文献 | 第40-52页 |
2 路易斯酸调控钌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 | 第52-89页 |
2.1 引言 | 第52-5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3-58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53-54页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54-55页 |
2.2.3 实验说明 | 第55页 |
2.2.4 烯烃环氧化反应结果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2.2.5 Ru(bpy)_2Cl_2配合物的合成 | 第56页 |
2.2.6 钌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 | 第56页 |
2.2.7 钌配合物催化二苯乙烯环氧化反应 | 第56-57页 |
2.2.8 水对二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57页 |
2.2.9 H_2~(18)O同位素标记实验 | 第57页 |
2.2.10 钌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第57-58页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8-81页 |
2.3.1 路易斯酸协助钌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 | 第58-64页 |
2.3.2 路易斯酸协助钌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机理研究 | 第64-8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81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3 路易斯酸调控钌配合物活化分子氧及催化氧化脱氢反应研究 | 第89-109页 |
3.1 引言 | 第8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89-9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89-90页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90页 |
3.2.3 实验说明 | 第90-91页 |
3.2.4 氧化脱氢反应结果分析方法 | 第91页 |
3.2.5 钌配合物催化氧化脱氢反应 | 第91页 |
3.2.6 钌配合物催化2-苯基-咪唑啉和4-叔丁基-环己酮氧化脱氢反应 | 第91-92页 |
3.2.7 钌配合物催化氧化脱氢反应动力学 | 第92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2-104页 |
3.3.1 路易斯酸协助钌配合物催化氧化脱氢反应 | 第92-97页 |
3.3.2 路易斯酸协助钌配合物催化氧化脱氢反应机理研究 | 第97-10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4 路易斯酸调控钌配合物催化异构化反应研究 | 第109-142页 |
4.1 引言 | 第109-11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10-114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110-111页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11页 |
4.2.3 实验说明 | 第111-112页 |
4.2.4 异构化反应结果分析方法 | 第112页 |
4.2.5 RuH_2(CO)(PPh_3)_3配合物的合成 | 第112页 |
4.2.6 OsH_2(CO)(PPh_3)_3配合物的合成 | 第112-113页 |
4.2.7 Ru(CO)_3(PPh_3)_2配合物的合成 | 第113页 |
4.2.8 钌氢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第113页 |
4.2.9 钌配合物催化异构化反应 | 第113-114页 |
4.2.10 钌配合物催化异构化反应动力学 | 第114页 |
4.2.11 钌配合物和非氧化还原活性金属盐相互作用的FT-IR研究 | 第114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4-134页 |
4.3.1 非氧化还原活性金属离子协助钌配合物催化异构化反应 | 第114-121页 |
4.3.2 敞口反应体系和克级反应 | 第121-124页 |
4.3.3 协同催化体系机理研究 | 第124-1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34页 |
4.5 参考文献 | 第134-142页 |
5 路易斯酸调控钌配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研究 | 第142-174页 |
5.1 引言 | 第142-14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43-148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143-144页 |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44页 |
5.2.3 实验说明 | 第144-145页 |
5.2.4 加氢反应结果分析方法 | 第145页 |
5.2.5 药物分子反应前体的合成 | 第145-146页 |
5.2.6 钌配合物催化加氢反应 | 第146页 |
5.2.7 钌配合物催化加氢反应动力学 | 第146-147页 |
5.2.8 钌配合物和非氧化还原活性金属盐相互作用的FT-IR研究 | 第147页 |
5.2.9 Ru-PPh_3多相催化剂的合成 | 第147页 |
5.2.10 Ru-PPh_3多相催化剂催化加氢反应循环实验 | 第147-148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48-166页 |
5.3.1 非氧化还原活性金属离子协助钌配合物催化异构化反应 | 第148-157页 |
5.3.2 协同催化体系机理研究 | 第157-1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66-167页 |
5.5 参考文献 | 第167-17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74-176页 |
致谢 | 第176-177页 |
附录1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7-179页 |
附录2 路易斯酸调控钌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 | 第179-188页 |
附录3 路易斯酸调控钌配合物活化分子氧及催化氧化脱氢反应研究 | 第188-196页 |
附录4 路易斯酸调控钌配合物催化异构化反应研究 | 第196-209页 |
附录5 路易斯酸调控钌配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研究 | 第209-2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