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 | 第3-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前言 | 第12-15页 |
| 对象与方法 | 第15-20页 |
| 研究结果 | 第20-27页 |
| 1 人芽囊原虫形态学观察 | 第20-21页 |
| 2 人芽囊原虫感染一般情况 | 第21-22页 |
| 3 配比对照病例相关分析 | 第22-26页 |
| 4 多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27-36页 |
| 1 改良培养法诊断人芽囊原虫感染的优势 | 第27-29页 |
| 2 人芽囊原虫感染一般情况 | 第29-30页 |
| 3 人芽囊原虫感染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30页 |
| 4 人芽囊原虫感染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第30-33页 |
| 5 中医体质类型与感染者性别的关系 | 第33-34页 |
| 6 中医体质类型与感染者年龄的关系 | 第34页 |
| 7 中医体质“治未病”的思想及在人芽囊原虫感染中的应用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 结论 | 第42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42-43页 |
| 附录1 | 第43-46页 |
| 文献综述 | 第46-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