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海洋硅藻生物钟基因鉴定及其表达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缩略词表第15-1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6-31页
    1.1 生物钟及其调控机制第16-23页
        1.1.1 生物钟第16-17页
        1.1.2 植物生物钟及其调控机制第17-23页
    1.2 植物生物钟与环境适应性第23-26页
        1.2.1 光照第23-24页
        1.2.2 温度第24-25页
        1.2.3 营养盐第25-26页
    1.3 海洋浮游植物生物钟及其在环境适应性中的作用第26-29页
        1.3.1 原核藻类第26-27页
        1.3.2 真核藻类第27-28页
        1.3.3 海洋硅藻第28-29页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1-41页
    2.1 实验藻种及培养条件第31-33页
        2.1.1 藻种第31页
        2.1.2 培养基第31-33页
        2.1.3 实验准备第33页
    2.2 藻种驯化及实验设计第33页
    2.3 样品收集及生理参数测定第33-35页
        2.3.1 细胞计数第33-34页
        2.3.2 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测定第34页
        2.3.3 营养盐测定第34-35页
    2.4 荧光定量PCR验证第35-41页
        2.4.1 RNA提取第35-36页
        2.4.2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6页
        2.4.3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36-37页
        2.4.4 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生物钟基因的鉴定第37页
        2.4.5 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生物钟基因引物设计第37-38页
        2.4.6 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生物钟分子模型的建立第38页
        2.4.7 内参基因第38-39页
        2.4.8 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检测第39-40页
        2.4.9 数据分析方法第40-41页
第三章 海洋硅藻生物钟基因鉴定和生物钟分子模型的建立第41-59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结果第41-54页
        3.2.1 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生物钟基因鉴定第41-46页
        3.2.2 总RNA提取与质量检测第46页
        3.2.3 生物钟基因qRT-PCR引物第46-49页
        3.2.4 生物钟基因qRT-PCR引物特异性检测第49-52页
        3.2.5 典型海洋硅藻生物钟分子模型构建第52-54页
    3.3 讨论第54-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海洋硅藻生物钟核心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研究第59-70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结果第59-66页
        4.2.1 正常培养条件下海洋硅藻生理学特征第59-60页
        4.2.2 海洋硅藻生物钟核心基因表达模式第60-63页
        4.2.3 海洋硅藻生物钟核心基因进化分析第63-66页
    4.3 讨论第66-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海洋硅藻生物钟核心基因表达模式的调控第70-98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结果第70-91页
        5.2.1 海洋硅藻对不同光周期的生理响应及生物钟核心基因表达第70-76页
        5.2.2 海洋硅藻对氮限制和氮添加的生理响应及生物钟核心基因表达第76-84页
        5.2.3 海洋硅藻对磷限制和磷添加的生理响应及生物钟核心基因表达第84-91页
    5.3 讨论第91-96页
        5.3.1 不同光暗周期下生物钟核心基因的表达第91-93页
        5.3.2 不同氮营养条件下生物钟核心基因的表达第93-95页
        5.3.3 不同磷营养条件下生物钟核心基因的表达第95-96页
    5.4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0页
    6.1 结论第98-99页
    6.2 论文特色及创新第99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湾海峡浮游纤毛虫的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两株不同生境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