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1页 |
1.1 大肠杆菌O157:H7的流行病学 | 第13-14页 |
1.1.1 简介 | 第13页 |
1.1.2 传播途径 | 第13-14页 |
1.1.3 危害 | 第14页 |
1.2 细菌耐药性 | 第14-16页 |
1.3 大肠杆菌O157的毒力 | 第16-24页 |
1.3.1 三型分泌系统 | 第16-20页 |
1.3.2 细菌鞭毛 | 第20-24页 |
1.4 细菌耐药和毒力之间的关系 | 第24-25页 |
1.5 环境信号、sRNA和毒力三者关系 | 第25-31页 |
1.5.1 环境信号调控鞭毛 | 第25页 |
1.5.2 环境信号调控T3SS | 第25-27页 |
1.5.3 非编码小RNA | 第27-29页 |
1.5.4 非编码小RNA MicA和RyhB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1-5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1-38页 |
2.1.1 实验菌株/质粒 | 第31-32页 |
2.1.2 实验引物 | 第32-34页 |
2.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2.1.4 实验试剂 | 第35-37页 |
2.1.5 试剂配制 | 第37-3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38-51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51-78页 |
3.1 大肠杆菌O157耐药性/致病因子检测 | 第51-60页 |
3.1.1 大肠杆菌O157耐药性检测 | 第51-53页 |
3.1.2 T3SS和鞭毛检测 | 第53-54页 |
3.1.3 EspD、FliC的初步统计 | 第54-55页 |
3.1.4 耐药基因、T3SS和鞭毛基因的检测 | 第55-58页 |
3.1.5 T3SS和鞭毛基因与O157耐药的关系 | 第58-59页 |
3.1.6 小结 | 第59-60页 |
3.2 sRNA MicA调控鞭毛的机制 | 第60-66页 |
3.2.1 过表达MicA调控193和BW25113的迁移能力 | 第60-61页 |
3.2.2 过表达MicA调控FliC蛋白表达及鞭毛关键基因的mRNA水平 | 第61-62页 |
3.2.3 过表达MicA调控fliA的启动子活性 | 第62-63页 |
3.2.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3页 |
3.2.5 过表达MicA提高鞭毛关键基因缺失株的迁移能力 | 第63-64页 |
3.2.6 过表达MicA对flhD、fliA 和fliC的mRNA水平没有影响 | 第64-65页 |
3.2.7 小结 | 第65-66页 |
3.3 RyhB调控T3SS的机制研究 | 第66-78页 |
3.3.1 过表达RyhB调控T3SS分泌蛋白的表达 | 第66-67页 |
3.3.2 sRNA RyhB调控T3SS机制的猜想 | 第67-68页 |
3.3.3 sRNA RyhB调控rraB的表达 | 第68-69页 |
3.3.4 RyhB与rraB mRNA结合位点的突变 | 第69-70页 |
3.3.5 RyhB与rraB mRNA结合位点的验证(一) | 第70-71页 |
3.3.6 RyhB与rraB mRNA结合位点的验证(二) | 第71-73页 |
3.3.7 红色荧光报告系统的验证 | 第73-74页 |
3.3.8 Hfq调控rraB的表达 | 第74-76页 |
3.3.9 RyhB调控csgD的表达 | 第76-77页 |
3.3.10 小结 | 第77-78页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8-83页 |
4.1 总结 | 第78-79页 |
4.2 讨论 | 第79-83页 |
4.2.1 MicA调控鞭毛合成的机制猜测 | 第79-81页 |
4.2.2 RyhB调控rraB转录后表达的机制猜测 | 第81页 |
4.2.3 sRNA RyhB调控EPEC耐药性的可能 | 第81-83页 |
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