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并四苯与苯萘并噻咯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19页
    1.1 并四苯的合成与应用第9-12页
        1.1.1 并四苯的衍生化第10-11页
        1.1.2 茂锆诱导法合成并四苯衍生物第11-12页
        1.1.3 并四苯衍生物性能测试的重要性第12页
    1.2 苯萘并噻咯的合成与应用第12-14页
        1.2.1 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第12-13页
        1.2.2 苯萘并噻咯的合成方法现状第13-14页
    1.3 茂锆诱导合成法第14页
    1.4 并四苯与苯萘并噻咯的量子化学计算第14-16页
        1.4.1 量子化学计算软件第14-15页
        1.4.2 分子轨道第15页
        1.4.3 计算方法的选择第15-16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7页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第2章 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所需试剂和设备第19-21页
    2.3 实验技术第21-24页
        2.3.1 -78℃低温环境技术第21页
        2.3.2 Schlenk无水无氧技术第21-22页
        2.3.3 无水四氢呋喃制备技术第22-23页
        2.3.4 正丁基锂的取用技术第23页
        2.3.5 无水无氧过滤技术第23-24页
    2.4 6,11-二苯基-1,2,3,4-四丙基并四苯的合成第24-26页
        2.4.1 3,4,5,6-四丙基-1,2-双(3-苯基丙-2-炔基)苯的合成第24-25页
        2.4.2 6,11-二苯基-1,2,3,4-四丙基-5,12-二氢并四苯的合成第25页
        2.4.3 6,11-二苯基-1,2,3,4-四丙基并四苯的合成第25-26页
    2.5 2,3,6,11-四丙基并四苯的合成第26-27页
        2.5.1 6,11-二苯基-1,2,3,4-四丙基-5,12-二氢并四苯的合成第26-27页
        2.5.3 2,3,6,11-四丙基并四苯的合成第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苯萘并噻咯衍生物的合成第29-41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所需试剂和设备第30-32页
    3.3 苯萘并噻咯衍生物的合成实验第32-36页
        3.3.1 6-溴-7-碘-1,2,3,4-四丙基萘的合成第32-33页
        3.3.2 6-溴-7-苯乙炔基-1,2,3,4-四丙基萘的合成第33-34页
        3.3.3 6-(苯乙炔基)二甲基硅基-7-苯乙炔基-1,2,3,4-四丙基萘的合成.第34-35页
        3.3.4 1,2,3,4-四丙基-5,5-二甲基-7,10-二苯基-8,9-甲氧基羰基苯萘并噻咯的合成第35-36页
    3.4 苯萘并噻咯衍生物的合成结果与讨论第36-39页
        3.4.1 硅桥联二炔的茂锆诱导环加成反应机理第36-37页
        3.4.2 合成实验结果和问题讨论第37-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并四苯衍生物的性能研究第41-73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1.1 光电性能的测试第41页
        4.1.2 量子化学计算第41-42页
    4.2 测试及计算过程与分析第42-70页
        4.2.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第42-43页
        4.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43-47页
        4.2.3 荧光光谱第47-52页
        4.2.4 循环伏安法第52-55页
        4.2.5 TGA测试第55-56页
        4.2.6 DSC测试第56-58页
        4.2.7 光氧化测试第58-60页
        4.2.8 红外光谱测试第60-62页
        4.2.9 HOMO与 LUMO值的计算与讨论第62-64页
        4.2.10 计算泛函的优选第64-70页
    4.3 本章小结第70-73页
第5章 苯萘并噻咯衍生物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第73-79页
    5.1 引言第73页
    5.2 量子化学计算第73-77页
        5.2.1 计算方法第73-74页
        5.2.2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74-77页
    5.3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3页
    6.1 结论第79-80页
    6.2 展望第80-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附录A 本文产物谱图第89-95页
附录B 本文量子化学计算数据第95-10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9-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羧基化合物修饰的非磁性及磁性SiO2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下一篇:钯催化碳酸亚乙酯衍生物不对称合成烯丙基胺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