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43页 |
1.1 烯烃复分解反应概述 | 第11-15页 |
1.1.1 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发现、类型和应用 | 第11-13页 |
1.1.2 烯烃复分解反应的机理 | 第13-15页 |
1.2 烯烃复分解催化剂 | 第15-29页 |
1.2.1 催化剂的早期发展 | 第15-17页 |
1.2.2 Grubbs和Hoveyda类型催化剂 | 第17-20页 |
1.2.3 1H-亚茚基钌类型催化剂 | 第20-23页 |
1.2.4 顺式烯烃选择性催化剂 | 第23-26页 |
1.2.5 影响催化剂引发速率的因素 | 第26-29页 |
1.3 环(烷基)(氨基)卡宾及其在催化合成中的应用 | 第29-41页 |
1.3.1 环(烷基)(氨基)卡宾的制备和性质 | 第29-32页 |
1.3.2 环(烷基)(氨基)卡宾的应用 | 第32-35页 |
1.3.3 环(烷基)(氨基)卡宾钌络合物在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的应用 | 第35-41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43-75页 |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43-46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2.1.2 试剂来源及规格 | 第44-46页 |
2.2 溶剂和试剂的处理 | 第46页 |
2.3 实验路线设计 | 第46-48页 |
2.4 配体和催化剂的合成 | 第48-55页 |
2.4.1 配体SIMes-CCl3加合物的合成 | 第48-49页 |
2.4.2 配体CAAC/HCl的合成 | 第49-50页 |
2.4.3 配体2-乙烯基苄基衍生物的合成 | 第50-52页 |
2.4.4 1H-亚茚基钌络合物的合成 | 第52-53页 |
2.4.5 Hoveyda一代催化剂的合成 | 第53-54页 |
2.4.6 Hoveyda二代催化剂的合成 | 第54-55页 |
2.4.7 带有CAAC配体的Hoveyda二代催化剂的合成 | 第55页 |
2.5 底物的制备 | 第55-58页 |
2.5.1 二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 | 第55-56页 |
2.5.2 烯丙基(甲基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 | 第56页 |
2.5.3 二(甲基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 | 第56页 |
2.5.4 N,N-二烯丙基对甲苯磺酰胺 | 第56-57页 |
2.5.5 N-烯丙基-N-甲基烯丙基对甲苯磺酰胺 | 第57页 |
2.5.6 N-烯丙基-N-(3-丁烯基)对甲苯磺酰胺 | 第57页 |
2.5.7 N-烯丙基-N-(4-戊烯基)对甲苯磺酰胺 | 第57-58页 |
2.5.8 N,N-二(甲基烯丙基)对甲苯磺酰胺 | 第58页 |
2.5.9 (1-烯丙氧基-3-丁烯)-苯 | 第58页 |
2.5.10 1-烯丙氧基-1,1-二苯基-2-丙炔 | 第58页 |
2.6 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第58-60页 |
2.6.1 RCM反应 | 第58-59页 |
2.6.2 ROMP反应 | 第59页 |
2.6.3 油酸甲酯乙烯解反应 | 第59-60页 |
2.7 典型物质的结构表征 | 第60-75页 |
2.7.1 NMR和HRMS表征 | 第60-68页 |
2.7.2 C45的单晶衍射数据 | 第68-72页 |
2.7.3 C51的单晶衍射数据 | 第72-75页 |
第3章 催化剂的活性表征及讨论 | 第75-98页 |
3.1 六元环氧、硫螯合催化剂 | 第75-80页 |
3.1.1 六元环氧螯合催化剂 | 第75-78页 |
3.1.2 六元环硫螯合催化剂 | 第78-80页 |
3.2 六元环氮螯合催化剂 | 第80-93页 |
3.2.1 六元环三烷基胺螯合催化剂 | 第80-85页 |
3.2.2 六元环芳胺螯合催化剂 | 第85-93页 |
3.3 带有CAAC配体和六元螯合环的HOVEYDA类型催化剂 | 第93-98页 |
3.3.1 带有CAAC配体的六元环氧螯合催化剂 | 第94-95页 |
3.3.2 带有CAAC配体的六元环硫、氮螯合催化剂 | 第95-96页 |
3.3.3 带有CAAC配体的六元螯合环催化剂在乙烯解反应中的应用 | 第96-98页 |
第4章 结论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 第111-112页 |
部分化合物核磁图谱 | 第112-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