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4页 |
1.1 微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1.2 超交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 | 第22-28页 |
1.2.1 后交联法制备HCPs | 第22-24页 |
1.2.2 一步自缩聚法制备HCPs | 第24-26页 |
1.2.3 外交联剂编织法制备HCPs | 第26-28页 |
1.3 超交联聚合物材料的应用 | 第28-32页 |
1.3.1 储存气体 | 第28-30页 |
1.3.2 分离与提纯 | 第30-31页 |
1.3.3 多相催化 | 第31-32页 |
1.3.4 传感 | 第32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沥青基超交联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气体吸附研究 | 第34-60页 |
2.1 引言 | 第34-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41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2.2.2 测试表征 | 第37-39页 |
2.2.3 沥青基超交联聚合物的合成 | 第39-4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8页 |
2.3.1 沥青组分分析 | 第41-42页 |
2.3.2 沥青基超交联微孔聚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第42-48页 |
2.3.3 沥青基超交联微孔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第48-52页 |
2.3.4 沥青基超交联微孔聚合物的气体吸附性能 | 第52-5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三章 羰基编织的超交联微孔聚合物 | 第60-73页 |
3.1 引言 | 第60-6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1-65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61页 |
3.2.2 测试表征 | 第61-62页 |
3.2.3 羰基编织的超交联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 第62-63页 |
3.2.4 羰基编织的超交联微孔聚合物的碳化 | 第63-6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1页 |
3.3.1 羰基编织的超交联微孔聚合物的制备 | 第65页 |
3.3.2 羰基编织的超交联微孔聚合物的化学结构 | 第65-66页 |
3.3.3 羰基编织的超交联微孔聚合物的孔结构 | 第66-68页 |
3.3.4 羰基编织的超交联微孔聚合物材料对CO_2的吸附性能 | 第68-70页 |
3.3.5 羰基编织的超交联微孔聚合物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70-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自由基聚合制备双马来酰亚胺基超交联微孔聚合物 | 第73-93页 |
4.1 引言 | 第73-7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5-77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75页 |
4.2.2 测试表征 | 第75-76页 |
4.2.3 双马来酰亚胺基超交联微孔聚合物材料的合成 | 第76-7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7-91页 |
4.3.1 双马来酰亚胺基超交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 | 第77-78页 |
4.3.2 双马来酰亚胺基超交联聚合物材料的化学结构 | 第78-80页 |
4.3.3 双马来酰亚胺基超交联聚合物材料的形貌及孔结构 | 第80-84页 |
4.3.4 双马来酰亚胺基超交联聚合物材料的稳定性 | 第84-86页 |
4.3.5 双马来酰亚胺基超交联聚合物材料的气体吸附性能 | 第86-9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93-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