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6-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2 N火电厂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1-32页 |
2.1 N火电厂现状 | 第21-25页 |
2.1.1 N火电厂企业概况 | 第21-23页 |
2.1.2 N火电厂生产流程 | 第23-25页 |
2.2 N火电厂环境成本构成及控制现状 | 第25-28页 |
2.2.1 N火电厂环境成本构成 | 第25-26页 |
2.2.2 N火电厂环境成本控制基本现状 | 第26-28页 |
2.3 N火电厂环境成本控制问题 | 第28-30页 |
2.3.1 环境成本控制概念模糊 | 第28-29页 |
2.3.2 环境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 第29-30页 |
2.3.3 环境成本控制范围窄小 | 第30页 |
2.4 N火电厂环境成本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2.4.1 对环境成本控制重视力度不足 | 第30页 |
2.4.2 环境成本项目划分不明确 | 第30-31页 |
2.4.3 缺乏对环境成本全程控制的理念 | 第31页 |
2.4.4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制度不健全 | 第31页 |
2.4.5 缺乏有效地环境成本控制效率考核机制 | 第31-32页 |
3 N火电厂环境成本控制体系的完善 | 第32-46页 |
3.1 控制体系的目标 | 第32-33页 |
3.1.1 双赢目标 | 第32页 |
3.1.2 总体环境影响最小目标 | 第32-33页 |
3.1.3 环境效益最大目标 | 第33页 |
3.2 完善控制体系的原则 | 第33-34页 |
3.2.1 全过程控制原则 | 第33页 |
3.2.2 经济性原则 | 第33-34页 |
3.2.3 预防控制原则 | 第34页 |
3.3 N火电厂环境成本的事前成本控制 | 第34-38页 |
3.3.1 制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规划 | 第34-35页 |
3.3.2 规范环境成本项目的分类 | 第35-36页 |
3.3.3 合理制定目标环境成本 | 第36-37页 |
3.3.4 合理进行目标环境成本的测算与分解 | 第37-38页 |
3.4 N火电厂环境成本的事中成本控制 | 第38-40页 |
3.4.1 加强日常控制 | 第38页 |
3.4.2 完善环境成本作业成本法核算 | 第38-39页 |
3.4.3 设备与工艺的改进和清洁能源的使用 | 第39-40页 |
3.5 N火电厂环境成本的事后成本控制 | 第40-46页 |
3.5.1 优化环境成本控制考核评价机制 | 第40-43页 |
3.5.2 建立公司内部精细化问责机制 | 第43-46页 |
4 N火电厂环境成本控制完善体系的运行保障机制 | 第46-51页 |
4.1 思想意识层面 | 第46-47页 |
4.1.1 构建绿色发展的企业文化 | 第46页 |
4.1.2 提升企业管理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意识 | 第46-47页 |
4.1.3 强化管理者环境风险意识 | 第47页 |
4.2 制度建设与执行层面 | 第47-49页 |
4.2.1 完善企业环境成本报告制度和审计制度 | 第47-48页 |
4.2.2 加强环境成本控制的激励制度 | 第48-49页 |
4.2.3 提升环境成本控制标准 | 第49页 |
4.3 企业内部管理与人员素质层面 | 第49-51页 |
4.3.1 成立环境成本控制责任中心 | 第49-50页 |
4.3.2 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环境成本核算能力 | 第50页 |
4.3.3 对环境成本实施全过程跟踪 | 第50页 |
4.3.4 加强双赢意识的评价与考核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