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一、引言: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定性上的分歧第9-12页
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之解释论的观点及局限性第12-26页
    (一)解释论的主要观点第12-13页
    (二)对解释论观点的评价第13-23页
        1.限制行为说、诉讼阶段说和证据类型说第13-14页
        2.行为说与诉讼类型说第14-23页
    (三)解释论的局限性第23-26页
        1.完善的诉讼类型说第23-25页
        2.解释论的局限性第25-26页
三、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之立法论的观点及完善性第26-30页
    (一)立法论的主要观点第26页
    (二)对立法论观点的评价第26-28页
    (三)立法论的完善性第28-30页
四、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若干构成要素的司法认定第30-47页
    (一)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客观方面的认定第30-39页
        1.对“帮助”的理解第30-33页
        2.对“毁灭”的理解第33-35页
        3.对“伪造”的理解第35-36页
        4.对“证据”的理解第36-39页
    (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主体的认定第39-43页
        1.当事人能否成为本罪主体第39-41页
        2.当事人能否成为本罪的教唆犯第41-42页
        3.司法工作人员犯本罪的处理第42-43页
    (三)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主观方面的认定第43-47页
        1.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态第43-45页
        2.行为人的主观犯罪目的第45-47页
五、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认定
下一篇:论我国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