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之困境与对策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环境公益诉讼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内涵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 | 第15页 |
第三节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公共信托理论 | 第15-16页 |
二、“私人检察总长”理论 | 第16-17页 |
三、环境权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我国目前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 | 第19-21页 |
一、《民诉法》修订前概况 | 第19页 |
二、《民诉法》修订后现状 | 第19-20页 |
三、《环境保护法》及《行政诉讼法》之修订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现存缺陷 | 第21-25页 |
一、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完善 | 第21页 |
二、原告诉讼资格受严苛限制 | 第21-22页 |
三、行政权对司法权不当干预 | 第22-23页 |
四、司法环境不健全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立法与实践的借鉴 | 第25-30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25-27页 |
一、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 | 第25-26页 |
二、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27-28页 |
一、德国环境团体诉讼制度 | 第27页 |
二、日本民众诉讼和取消诉讼制度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国外制度对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启发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 第30-36页 |
第一节 从立法层面明确环境权 | 第30页 |
第二节 明确、扩展公益诉讼主体资格 | 第30-33页 |
一、公益诉讼人称谓问题 | 第30页 |
二、我国现行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规定 | 第30-31页 |
三、多数自然人可成为公益诉讼人 | 第31-33页 |
四、应推进人民检察院为主要公益诉讼人 | 第33页 |
第三节 优化程序保障机制 | 第33-34页 |
第四节 设立专业案件审理机制 | 第34-35页 |
第五节 优化环境保护基金制度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