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载药纳米粒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术语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药物载体概述第12-15页
        1.2.1 载药纳米载体概述第12-14页
        1.2.2 常用的修饰基团第14页
        1.2.3 生物膜和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第14-15页
    1.3 研究现状及问题第15-16页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6-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生物大分子纳米粒子与囊泡相互作用理论基础第18-29页
    2.1 微分几何预备知识第18-21页
        2.1.1 空间曲线第18-19页
        2.1.2 曲面的第一、第二基本形式第19-21页
        2.1.3 曲面的主曲率、平均曲率和高斯曲率第21页
    2.2 高分子构象统计理论第21-25页
        2.2.1 统计力学基础第21-23页
        2.2.2 Flory-Huggins格子理论第23-24页
        2.2.3 高分子链的构象第24-25页
    2.3 生物膜曲面弹性理论及曲率模型第25-28页
        2.3.1 自发曲率模型第26-27页
        2.3.2 双层耦合模型第27-28页
        2.3.3 面积差弹性模型第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无修饰载药纳米粒子与囊泡相互作用第29-51页
    3.1 前言第29页
    3.2 理论模型第29-36页
        3.2.1 体系相互作用势第29-30页
        3.2.2 生物囊泡体系自由能第30-31页
        3.2.3 考虑载药纳米粒子作用效应的囊泡形状方程第31-34页
        3.2.4 柱坐标系下的囊泡形状方程第34-36页
    3.3 模型方程处理第36-39页
        3.3.1 无量纲化第36-38页
        3.3.2 离散化第38-39页
    3.4 数值求解方法及过程第39-43页
        3.4.1 高阶微分方程第39-40页
        3.4.2 打靶法处理边值问题第40-42页
        3.4.3 数值求解过程第42-43页
    3.5 数值结果与讨论第43-50页
        3.5.1 载药纳米粒子与囊泡作用距离参数对形状的影响第43-45页
        3.5.2 载药纳米粒子与囊泡作用强度参数对形状的影响第45-46页
        3.5.3 溶剂分子与囊泡作用强度参数对形状的影响第46页
        3.5.4 囊泡内外压力差参数对形状的影响第46-48页
        3.5.5 囊泡自身属性参数对形状的影响第48-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表面修饰载药粒子与囊泡相互作用第51-67页
    4.1 前言第51页
    4.2 理论模型第51-55页
        4.2.1 链的末端距分布函数第51-53页
        4.2.2 修饰链的概率密度第53页
        4.2.3 带有修饰链的囊泡形状方程第53-55页
        4.2.4 柱坐标系下带有修饰链的囊泡形状方程第55页
    4.3 模型方程处理第55-57页
    4.4 数值求解过程第57-58页
    4.5 数值结果与讨论第58-66页
        4.5.1 外部环境参数讨论第59-61页
        4.5.2 修饰链相关参数讨论第61-63页
        4.5.3 囊泡自身属性参数讨论第63-65页
        4.5.4 载药粒子有无修饰链时对囊泡变形影响的比较第65-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5.1 总结第67-68页
    5.2 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敞开式离子化质谱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下一篇:生物材料表面心肌细胞力学特性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