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降雨侵蚀力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1.2.1 降雨侵蚀力指标 | 第9-10页 |
1.2.2 降雨侵蚀力R值的简易计算模型 | 第10-13页 |
1.2.3 降雨侵蚀力动态变化 | 第13-15页 |
1.2.4 未来降雨侵蚀力预测 | 第15-16页 |
1.3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降雨侵蚀力估算模型的建立 | 第21-33页 |
3.1 鄱阳湖流域降雨特征 | 第21-27页 |
3.1.1 流域降雨等级分布 | 第21-22页 |
3.1.2 各等级降雨年际变化 | 第22-27页 |
3.2 鄱阳湖流域降雨侵蚀力估算模型的建立 | 第27-30页 |
3.2.1 模型的验证方法 | 第27页 |
3.2.2 等级降雨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3.2.3 各降雨侵蚀力估算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3.3 鄱阳湖流域降雨侵蚀力特征 | 第30-32页 |
3.3.1 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布 | 第30-31页 |
3.3.2 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 | 第31-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鄱阳湖流域未来降雨侵蚀力的预测 | 第33-40页 |
4.1 未来降雨资料的降尺分析 | 第33-38页 |
4.1.1 降雨条件转换概率 | 第33-35页 |
4.1.2 日降雨方差 | 第35-37页 |
4.1.3 CLIGEN天气发生器输入要素 | 第37-38页 |
4.2 鄱阳湖流域2021~2100年降雨侵蚀力预测 | 第38-39页 |
4.2.1 各等级降雨预测 | 第38页 |
4.2.2 降雨侵蚀力预测 | 第38-39页 |
4.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5.1 结论 | 第40页 |
5.2 讨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