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楼轮椅后腿机构受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1.2.1 连续型爬楼轮椅 | 第10-12页 |
1.2.2 间歇型爬楼轮椅 | 第12-13页 |
1.2.3 混合型爬楼轮椅 | 第13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设计理论和方法 | 第15-25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设计理论及方法概述 | 第15-23页 |
2.2.1 通口本体的设计理论 | 第16-19页 |
2.2.2 功能方法树设计方法 | 第19-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浮动轮方案设计、评价、三维建模和仿真 | 第25-4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方案设计 | 第25-31页 |
3.2.1 浮动轮的功能分解 | 第25-27页 |
3.2.2 通口分析 | 第27-29页 |
3.2.3 多种方案的产生 | 第29-31页 |
3.3 浮动轮的方案评价 | 第31-36页 |
3.4 浮动轮的三维建模 | 第36-40页 |
3.5 路径规划 | 第40-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爬楼轮椅后腿机构受力分析 | 第43-59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轮椅后腿运动学分析 | 第43-47页 |
4.3 后腿五杆机构受力分析 | 第47-57页 |
4.3.1 空载状态受力分析 | 第47-51页 |
4.3.2 工作状态受力分析 | 第51-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爬楼轮椅后腿机构优化设计 | 第59-71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利用MATLAB的遗传算法优化后腿 | 第59-70页 |
5.2.1 建立理论模型 | 第60-61页 |
5.2.2 确定优化条件 | 第61-64页 |
5.2.3 优化实例 | 第64-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