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无侧根基因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1 水稻根系研究的现状 | 第12-16页 |
1.1.1 水稻根系研究法简况 | 第12-13页 |
1.1.2 水稻根系组成 | 第13-15页 |
1.1.3 水稻根系遗传发育 | 第15页 |
1.1.4 植物激素与根发育 | 第15-16页 |
1.2 水稻侧根突变体的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水稻突变体的诱变方法 | 第17页 |
1.2.2 水稻侧根发生发育机理 | 第17-20页 |
1.2.3 水稻侧根突变体的遗传研究 | 第20-21页 |
1.3 精细定位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21-23页 |
1.3.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21-22页 |
1.3.2 随机扩增多态性 | 第22页 |
1.3.3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 | 第22页 |
1.3.4 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 | 第22-23页 |
1.3.5 插入缺失长度多态性 | 第23页 |
1.3.6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23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2 引言 | 第24-25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3.1 试验材料及栽培方法 | 第25-27页 |
3.1.1 侧根分类密度的试验材料及栽培方法 | 第25-27页 |
3.1.2 精细定位的试验材料及栽培方法 | 第27页 |
3.2 试验仪器 | 第27-28页 |
3.3 稻米品质测定 | 第28页 |
3.4 基因精细定位 | 第28-30页 |
3.4.1 水稻DNA的提取 | 第28页 |
3.4.2 PCR反应体系 | 第28-29页 |
3.4.3 扩增反应程序 | 第29页 |
3.4.4 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 | 第29页 |
3.4.5 硝酸银染色 | 第29页 |
3.4.6 电泳帯谱读取 | 第29-30页 |
3.4.7 基因初步定位 | 第30页 |
3.4.8 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30页 |
3.4.9 候选基因的确定及序列分析 | 第30页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1-42页 |
4.1 水稻9类侧根密度的根长根粗差异分析 | 第31-33页 |
4.2 水稻9类侧根密度的株高及分蘖数的变化规律 | 第33-36页 |
4.3 水稻9类侧根密度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 第36-37页 |
4.4 水稻侧根突变体基因LRT1的初步定位 | 第37-38页 |
4.5 水稻侧根突变体基因LRT1的精细定位 | 第38-41页 |
4.6 候选基因预测及分析 | 第41-42页 |
5 讨论 | 第42-45页 |
5.1 水稻9类侧根密度的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5.2 水稻无侧根突变体的精细定位 | 第43-44页 |
5.3 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候选基因分析 | 第44页 |
5.4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44-45页 |
6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