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室形状对双燃料机燃烧性能影响仿真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1.1.1 全球能源危机 | 第7-8页 |
1.1.2 汽车排放与环境污染 | 第8页 |
1.1.3 清洁能源-天然气 | 第8-10页 |
1.2 天然气发动机点火与供气方式 | 第10-12页 |
1.2.1 点火方式 | 第10-11页 |
1.2.2 供气方式 | 第11-12页 |
1.3 双燃料发动机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机燃烧室优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仿真平台建立 | 第17-22页 |
2.1 软件介绍 | 第17页 |
2.2 仿真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2.3 计算模型选取 | 第18-22页 |
2.3.1 燃烧模型选择 | 第18页 |
2.3.2 破碎模型 | 第18-19页 |
2.3.3 碰壁模型 | 第19-20页 |
2.3.4 排放模型 | 第20-21页 |
2.3.5 湍流模型 | 第21-22页 |
3 双层分流Ⅰ型燃烧室仿真计算与分析 | 第22-31页 |
3.1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第22-23页 |
3.2 燃烧室网格划分 | 第23-24页 |
3.3 模型准确性验证 | 第24-25页 |
3.4 双燃料模式计算结果分析 | 第25-29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29-31页 |
4 不同形状燃烧室对双燃料发动机影响 | 第31-65页 |
4.1 不同燃烧室设计 | 第31-32页 |
4.2 不同燃烧室对缸内燃烧过程影响分析 | 第32-47页 |
4.3 不同燃烧室对排放影响的分析 | 第47-56页 |
4.4 柴油模式计算分析 | 第56-63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63-6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