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吉林省泌乳奶牛不同时期营养需要试验及乳房炎病原菌调查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1-23页
    第一章 我国奶牛基本生产情况及饲养管理第11-14页
        1.1 环境在奶牛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第12页
        1.2 管理方式在奶牛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第12-13页
        1.3 饲养观念在奶牛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第13-14页
    第二章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调查及病因分析第14-17页
        2.1 病原微生物感染第15页
        2.2 营养因素第15页
        2.3 环境因素第15-16页
        2.4 管理因素第16页
        2.5 药物因素第16-17页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第17-18页
        3.1 奶牛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第17页
        3.2 奶牛乳房炎危害人类健康第17-18页
    第四章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防治第18-22页
        4.1 乳房炎的诊断第18-19页
        4.2 乳房炎的预防第19-20页
        4.3 乳房炎的治疗第20-22页
    第五章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篇 泌乳奶牛不同时期营养需要试验第23-32页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第23页
        1.2 奶牛各阶段营养需要第23-25页
        1.3 试验日粮第25页
        1.4 试验方法第25-26页
        1.5 数据处理第26-27页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2.1 采食量的结果分析第27-28页
        2.2 体重及日增重的结果分析第28页
        2.3 生产性能的结果分析第28-30页
    第三章 讨论第30-32页
        3.1 泌乳盛期的饲养管理第30页
        3.2 泌乳后期、干奶期的饲养管理第30页
        3.3 围产后期饲养管理第30-31页
        3.4 阶段饲养管理第31页
        3.5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篇 奶牛乳房炎的试验研究第32-41页
    第一章 试验材料第32-33页
        1.1 试验器材第32页
        1.2 试验试剂第32-33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第33-35页
        2.1 样本采集第33页
        2.2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第33页
        2.3 分离菌的生化试验鉴定第33-34页
        2.4 对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第34-3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5-41页
        3.1 细菌染色结果第35-36页
        3.2 细菌鉴定结果第36-38页
        3.3 药敏试验结果第38-41页
第四章 讨论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作者简介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杂交组合鹅的产蛋性能差异比较及GRB2和SOS基因表达规律研究
下一篇:绵羊HSP60基因在不同组织的定位表达及相关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