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黄檗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1.1 黄檗的植物学特性 | 第8页 |
1.1.2 黄檗的药理学特性 | 第8-9页 |
1.1.3 我国黄檗的资源现状 | 第9页 |
1.2 抗氧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自由基学说 | 第9-10页 |
1.2.2 天然抗氧化剂的优势 | 第10-11页 |
1.3 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 | 第11-13页 |
1.3.1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 第11页 |
1.3.2 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 | 第11页 |
1.3.3 铁离子(Fe3+)还原能力(FRAP法)作用 | 第11-12页 |
1.3.4 ABTS+·清除能力作用 | 第12页 |
1.3.5 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 | 第12页 |
1.3.6 脂质过氧化测定法 | 第12-13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黄檗种子抗氧化提取条件优化 | 第15-24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5-16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1.3 数据处理 | 第17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17-23页 |
2.2.1 单因素试验对黄檗种子总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17-21页 |
2.2.2 正交设计优化黄檗种子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黄檗皮、叶与种子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24-44页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3.1.2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4页 |
3.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4-2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3.2.1 样品提取方法 | 第25-27页 |
3.2.2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 第27页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28-44页 |
3.4.1 黄檗皮不同极性提取相的抗氧化活性 | 第28-33页 |
3.4.2 黄檗叶不同极性提取相的抗氧化活性 | 第33-38页 |
3.4.3 黄檗种子不同极性提取相的抗氧化活性 | 第38-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