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自然语言理解概述 | 第17-19页 |
1.2.1 自然语言理解有关概念 | 第17-18页 |
1.2.2 自然语言理解研究的内容与领域 | 第18页 |
1.2.3 自然语言理解的新动向 | 第18-1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1 人机对话现状 | 第19-20页 |
1.3.2 对话歧义研究 | 第20-21页 |
1.3.3 省略研究 | 第21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语言歧义消解的理论背景 | 第24-34页 |
2.1 常见的语言模型 | 第24-26页 |
2.1.1 最大熵模型 | 第24-25页 |
2.1.2 支持向量机SVM | 第25-26页 |
2.1.3 条件随机场CRF | 第26页 |
2.2 知识与知识库 | 第26-29页 |
2.2.1 知识表示 | 第26-27页 |
2.2.2 知识库 | 第27-29页 |
2.3 数学模型基础与算法 | 第29-32页 |
2.3.1 自然语言与实际环境映射 | 第29-31页 |
2.3.2 实际环境优先级 | 第31-32页 |
2.3.3 实现步骤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自然语言实景对话歧义消解模型的建立 | 第34-50页 |
3.1 自然语言省略处理的难点 | 第34-36页 |
3.1.1 省略位置确定难 | 第34-35页 |
3.1.2 省略内容补充难 | 第35页 |
3.1.3 机械相关自然语言对话的特点 | 第35-36页 |
3.2 实际环境对自然语言交流和理解中的重要性 | 第36-39页 |
3.2.1 实际环境对自然语言理解有补充作用 | 第36-38页 |
3.2.2 不同的实际环境有不同的理解 | 第38页 |
3.2.3 加入实际环境的自然语言理解歧义会减少很多 | 第38-39页 |
3.3 对话与上下文 | 第39-42页 |
3.3.1 对话理解 | 第39-41页 |
3.3.2 上下文理解 | 第41-42页 |
3.4 基于实际环境的对话省略歧义处理模型 | 第42-48页 |
3.4.1 输入模块 | 第42-43页 |
3.4.2 感知系统 | 第43-44页 |
3.4.3 基于实际环境对话省略歧义处理模块 | 第44-46页 |
3.4.4 实际环境库 | 第46-48页 |
3.4.5 输出模块 | 第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基于实际环境的对话省略歧义处理模型的实现 | 第50-66页 |
4.1 通用分词与需求实际环境获取 | 第50-53页 |
4.1.1 通用分词结果 | 第50-51页 |
4.1.2 获得需求实际环境 | 第51-53页 |
4.2 当前实际环境获取与焦点排序 | 第53-56页 |
4.2.1 当前实际环境获取 | 第53-55页 |
4.2.2 实际环境确定 | 第55-56页 |
4.2.3 当前焦点排序 | 第56页 |
4.3 二次分词与环境信息补充 | 第56-59页 |
4.3.1 环境省略信息补充 | 第57-58页 |
4.3.2 二次分词 | 第58-59页 |
4.4 语义解析与处理 | 第59-62页 |
4.4.1 语义解析 | 第59-61页 |
4.4.2 处理 | 第61-62页 |
4.5 对话信息与上下文补充 | 第62-63页 |
4.5.1 对话信息补充 | 第62页 |
4.5.2 上下文信息补充 | 第62-63页 |
4.6 输出 | 第63-6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基于实际环境的对话省略歧义处理模型原型系统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第66-78页 |
5.1 机械设计中的自然语言理解系统概述 | 第66-68页 |
5.1.1 基于机械产品设计领域的自然语言理解系统 | 第66-67页 |
5.1.2 基于机械产品设计领域的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组成 | 第67-68页 |
5.2 基于机械产品设计领域的原型系统的实现 | 第68-70页 |
5.3 原型系统在机械设计帮助中的使用 | 第70-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总结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