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手术学论文--麻醉学论文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CCI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及其机制

致谢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缩略词表第10-13页
1 引言第13-17页
    1.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和分类第13-14页
    1.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概况第14页
    1.3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中的研究第14-15页
    1.4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第15-16页
    1.5 背根神经节是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靶点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2.1 主要设备与材料第17-18页
    2.2 主要试剂第18-19页
    2.3 主要溶液与缓冲液配制第19-22页
3 方法第22-30页
    3.1 实验动物第22页
    3.2 CCI动物模型建立第22-23页
    3.3 疼痛行为学测定第23-24页
    3.4 DRG脉冲射频第24页
    3.5 大鼠血清的提取第24-25页
    3.6 患侧的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和坐骨神经的获取第25页
    3.7 脊髓背角组织总蛋白的提取第25-26页
    3.8 总蛋白定量第26页
    3.9 Western Blot第26-28页
    3.10 通过ELISA对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浓度检测第28-29页
    3.11 通过ELISA对大鼠患侧坐骨神经中TNF-α浓度检测第29页
    3.12 统计学方法第29-30页
4 实验结果第30-40页
    4.1 不同时间点间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WT)比较第30页
    4.2 不同时间点间大鼠热辐射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比较第30-33页
    4.3 大鼠脊髓背角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第33-34页
    4.4 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浓度检测第34-38页
    4.5 D_(14)时间大鼠患侧坐骨神经中TNF-α浓度检测第38-40页
5 讨论第40-44页
    5.1 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有效改善了CCI模型的行为学第40-41页
    5.2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第41-43页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3-44页
6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综述第51-63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T引导下经圆孔内与圆孔外口射频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痛效果的比较
下一篇:桡动脉穿刺置管失败的患者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