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热电偶法的固体推进剂燃烧室动态温度场测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4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固体推进剂燃速测试中的温度场 | 第18-19页 |
1.2.1 燃速测试方法 | 第18页 |
1.2.2 燃烧室内温度场对燃速测试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 固体推进剂燃烧温度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固体推进剂燃烧机理及温度场测试技术基础 | 第23-33页 |
2.1 固体推进剂燃烧机理 | 第23-27页 |
2.1.1 固体推进剂 | 第23页 |
2.1.2 推进剂燃烧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2.1.3 双基推进剂稳态燃烧机理 | 第24-27页 |
2.2 燃烧温度场测试方法 | 第27-32页 |
2.2.1 热电偶测温法 | 第27-29页 |
2.2.2 红外辐射测温法 | 第29-31页 |
2.2.3 CCD图像比色测温法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推进剂温度场多热电偶测试分析 | 第33-41页 |
3.1 推进剂燃烧波温度分布模型 | 第33-35页 |
3.2 基于多热电偶温度场测试技术的变燃速研究 | 第35-39页 |
3.2.1 动态燃速测试的引入 | 第35-36页 |
3.2.2 推进剂温度场测试模型 | 第36-39页 |
3.3 测温误差分析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多热电偶推进剂燃烧温度场测试系统设计 | 第41-65页 |
4.1 多热电偶推进剂燃烧温度场测试系统框架 | 第41-43页 |
4.2 热电偶的选型 | 第43-44页 |
4.3 专用PCI数据采集卡 | 第44-51页 |
4.3.1 I/O控制接口 | 第46页 |
4.3.2 模数转换 | 第46-47页 |
4.3.3 计时信号预处理设计 | 第47-48页 |
4.3.4 PCI接口电路 | 第48-49页 |
4.3.5 缓冲RAM设计 | 第49-50页 |
4.3.6 硬件接口防护 | 第50-51页 |
4.4 软件总体架构 | 第51-64页 |
4.4.1 实验配置模块 | 第52-53页 |
4.4.2 过程控制模块 | 第53-56页 |
4.4.3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6-59页 |
4.4.4 数据处理模块 | 第59-63页 |
4.4.5 文件管理模块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多热电偶推进剂温度场实验分析 | 第65-75页 |
5.1 实验流程 | 第65-66页 |
5.2 设备性能测试 | 第66-68页 |
5.2.1 专用PCI采集卡性能测试 | 第66-68页 |
5.2.2 压强调控性能测试 | 第68页 |
5.3 测试结果分析与计算 | 第68-73页 |
5.3.1 静态燃烧实验 | 第69-70页 |
5.3.2 动态燃烧实验 | 第70-71页 |
5.3.3 燃速与燃面温度数据分析 | 第71-72页 |
5.3.4 燃烧性能的计算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5-7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