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概述 | 第11-14页 |
·岩土锚固的特点 | 第11页 |
·国内外岩土锚固工程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锚固机理及锚固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第14-20页 |
·锚固体和岩土体力学传递机理研究 | 第14-19页 |
·锚固系统对岩土体加固机理研究 | 第19-20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0-21页 |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锚杆荷载传递与抗拔承载机理 | 第23-37页 |
·概述 | 第23-24页 |
·锚杆的分类 | 第23页 |
·锚杆的破坏模式 | 第23-24页 |
·锚杆荷载传递机理 | 第24-31页 |
·剪应力均布模型 | 第25页 |
·剪应力指数函数分布模型 | 第25-26页 |
·锚杆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的双曲函数模型 | 第26-27页 |
·按局部变形假定计算锚固段内力分布 | 第27-29页 |
·基于Mindlin问题位移解的锚固段内力解析解模型 | 第29-30页 |
·剪应力分布的高斯曲线模型 | 第30-31页 |
·锚杆抗拔承载机理 | 第31-33页 |
·荷载由锚杆杆体传递给灌浆体的力学行为 | 第31-32页 |
·荷载由灌浆体传递给岩土体的力学行为 | 第32-33页 |
·锚固段型式及其对锚固力的影响 | 第33-37页 |
·直筒型(A型)岩土锚杆的锚固力 | 第33-34页 |
·扩孔型(B型)岩土锚杆的锚固力 | 第34-35页 |
·压力注浆型(C型)岩土锚杆的锚固力 | 第35-36页 |
·连续扩孔型(D型)岩土锚杆的锚固力 | 第36-37页 |
第3章 拉力型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研究 | 第37-52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剪切位移法 | 第38-39页 |
·计算模型及相关假定 | 第39-40页 |
·锚固段应力分布公式的推导 | 第40-43页 |
·拉力型锚杆锚固段受力分析 | 第43-45页 |
·拉力型锚杆锚固段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50页 |
·拉力型锚杆锚固段正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拉力型锚杆锚固段剪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压力型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研究 | 第52-66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计算模型及相关假定 | 第53页 |
·锚固段应力分布的计算 | 第53-59页 |
·Kelvin问题弹性位移解 | 第53-56页 |
·剪胀效应 | 第56-57页 |
·压力型锚杆锚固段应力公式推导 | 第57-59页 |
·压力型锚杆锚固段受力分析 | 第59-61页 |
·压力型锚杆锚固段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4页 |
·锚固体和岩土体弹性模量比值对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61-62页 |
·剪胀角对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62-63页 |
·锚固体泊松比对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63-64页 |
·锚固体半径对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试验验证及应用研究 | 第66-76页 |
·试验验证 | 第66-69页 |
·基桩竖向承载力自锚测试技术的室内模型试验 | 第66-67页 |
·压力型锚杆承载力试验 | 第67-69页 |
·应用研究 | 第69-76页 |
·临界锚固长度的计算 | 第69-70页 |
·极限锚固力的计算 | 第70-73页 |
·工程计算实例 | 第73-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