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吸收器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超材料第13-15页
        1.2.1 超材料概述第13-14页
        1.2.2 超材料的特性第14-15页
    1.3 表面等离子体第15-18页
        1.3.1 表面等离激元色散关系第15-16页
        1.3.2 表面等离激元特征长度第16页
        1.3.3 表面等离激元激发方式第16-18页
    1.4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第18-21页
        1.4.1 石墨烯的电导率模型第18-19页
        1.4.2 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波第19-20页
        1.4.3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特性第20-21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第23-28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麦克斯韦方程的FDTD形式第23-26页
    2.3 稳定条件和边界条件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含T形槽的方形金属构造的多带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28-33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结构和数值模拟第29-30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30-32页
    3.4 本章小节第32-33页
第4章 在中红外波段实现的基于石墨烯可调的多带和窄带吸收器第33-40页
    4.1 引言第33-34页
    4.2 结构和数值模拟第34-35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35-36页
    4.4 费米能和折射率对吸收特性的影响第36-38页
    4.5 双层石墨烯阵列的研究第38-39页
    4.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基于石墨烯的可调和多通道完美吸收器第40-48页
    5.1 引言第40-41页
    5.2 设计模型与计算方法第41-42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42-43页
    5.4 结构的几何尺寸对吸收特性的影响第43-46页
    5.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9页
致谢第59-61页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铋酸银/二氧化锰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氧还原催化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增强的两级实现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