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4页 |
1.2.1 实验研究 | 第11-12页 |
1.2.2 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数值模拟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水平管外凝结换热机理 | 第15-22页 |
2.1 凝结换热分类 | 第15页 |
2.2 边界层原理 | 第15-17页 |
2.2.1 边界层形成与发展 | 第16页 |
2.2.2 边界层的划分 | 第16-17页 |
2.2.3 边界层分离 | 第17页 |
2.3 含不凝结气凝结的传热机理 | 第17-21页 |
2.3.1 含不凝结气凝结传质机理 | 第17-19页 |
2.3.2 不凝结气的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的确定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水平圆管外混合汽自然对流凝结换热特性分析 | 第22-37页 |
3.1 数学模型 | 第22-29页 |
3.1.1 模型假设 | 第22-23页 |
3.1.2 控制方程组及边界条件 | 第23-27页 |
3.1.3 气、液膜厚度的关系 | 第27-28页 |
3.1.4 计算过程 | 第28页 |
3.1.5 模型验证 | 第28-29页 |
3.2 影响水平圆管凝结换热因素分析 | 第29-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水平异型管外混合汽自然对流凝结换热特性分析 | 第37-60页 |
4.1 椭圆管外自然对流凝结换热特性分析 | 第37-47页 |
4.1.1 物理模型 | 第37-38页 |
4.1.2 数学模型 | 第38-40页 |
4.1.3 气、液膜厚度的关系 | 第40页 |
4.1.4 影响水平椭圆管凝结换热特性分析 | 第40-47页 |
4.2 滴形管外自然对流凝结换热特性分析 | 第47-56页 |
4.2.1 物理模型 | 第47-48页 |
4.2.2 数学模型 | 第48-49页 |
4.2.3 气、液膜厚度的关系 | 第49页 |
4.2.4 影响水平滴形管凝结换热因素分析 | 第49-56页 |
4.3 三种管型的换热特性的比较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