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1 便秘 | 第12-15页 |
1.1.1 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12-13页 |
1.1.2 便秘的危害 | 第13-15页 |
1.2 中药复方在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1.2.1 便秘的中医病机病因 | 第16页 |
1.2.2 增液汤的出处与组方依据 | 第16页 |
1.2.3 增液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16-17页 |
1.2.4 增液汤在便秘治疗中的作用 | 第17页 |
1.3 肠道菌群与便秘的相关性研究 | 第17-20页 |
1.3.1 肠道菌群对宿主代谢的影响作用 | 第18-19页 |
1.3.2 便秘与肠道菌群失衡的关系 | 第19-20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津亏衰老便秘模型的建立与增液汤的干预 | 第22-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动物实验 | 第23页 |
2.2.2 增液汤配制 | 第23页 |
2.2.3 样品收集 | 第23-24页 |
2.2.4 一般形态特征记录 | 第24页 |
2.2.5 生化指标测定 | 第24页 |
2.2.6 生理功能测定 | 第24页 |
2.2.7 病理组织形态观察 | 第24-25页 |
2.2.8 统计学方法 | 第25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5-31页 |
2.3.1 一般情况观察结果 | 第25-28页 |
2.3.2 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 第28页 |
2.3.3 生理功能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2.3.4 病理组织形态观察结果 | 第29-31页 |
2.4 讨论 | 第31-35页 |
2.4.1 造模条件的选择 | 第31-33页 |
2.4.2 各项指标测定意义 | 第33-34页 |
2.4.3 评价造模和药物干预效果 | 第34-35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增液汤干预对津亏衰老便秘大鼠代谢情况的影响 | 第36-6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3.2.1 NMR分析样品预处理 | 第36-37页 |
3.2.2 ~1H-NMR分析 | 第37页 |
3.2.3 ~1H-NMR数据处理 | 第37页 |
3.2.4 多元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8-51页 |
3.3.1 尿样和粪样代谢物的归属 | 第38-43页 |
3.3.2 造模和给药后尿样和粪样中代谢物多变量分析 | 第43-45页 |
3.3.3 造模和给药后尿样和粪样中代谢物动态变化 | 第45-46页 |
3.3.4 造模和给药后尿样和粪样中的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第46-51页 |
3.4 讨论 | 第51-59页 |
3.4.1 代谢物中生物标记物筛选 | 第51页 |
3.4.2 造模后影响的代谢通路 | 第51-56页 |
3.4.3 给药后影响的代谢通路 | 第56-59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增液汤干预对津亏衰老便秘大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第60-66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6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4.2.1 大鼠粪便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及优势菌群的PCR扩增 | 第60-61页 |
4.2.2 PCR产物16SrDNADGGE的分析 | 第61页 |
4.2.3 DGGE的图谱分析 | 第61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61-65页 |
4.3.1 造模和给药后肠道菌群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 第61-64页 |
4.3.2 造模和给药后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 | 第64-65页 |
4.4 讨论 | 第65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增液汤干预对津亏衰老便秘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第66-79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5.1.1 试剂和仪器 | 第66页 |
5.1.2 生物信息分析工具 | 第66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6-69页 |
5.2.1 大鼠粪便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6-67页 |
5.2.2 DNA浓度和纯度检测 | 第67页 |
5.2.3 PCR扩增体系及程序 | 第67-68页 |
5.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8-69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69-73页 |
5.3.1 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分析 | 第69-71页 |
5.3.2 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分析 | 第71-72页 |
5.3.3 优势肠道菌群的鉴定 | 第72-73页 |
5.4 讨论 | 第73-78页 |
5.4.1 差异肠道菌群的筛选 | 第73-75页 |
5.4.2 菌群代谢功能预测分析 | 第75-76页 |
5.4.3 鸟枪测序(宏基因测序)验证代谢功能 | 第76-77页 |
5.4.4 菌群代谢与宿主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 第77-78页 |
5.5 本章总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