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类别及特点 | 第15-36页 |
2.1 作为母亲的女性 | 第15-24页 |
2.1.1 传统型母亲的延续 | 第16-21页 |
2.1.2 核家族形态下的母亲 | 第21-24页 |
2.2 作为女儿的女性 | 第24-29页 |
2.2.1 牺牲者:原生家庭下的无奈 | 第24-27页 |
2.2.2 平凡的女儿:隐藏的生活哲学 | 第27-29页 |
2.3 作为妻子的女性 | 第29-33页 |
2.3.1 大智若愚的“贤内助” | 第29-30页 |
2.3.2 挣扎求变的新妻子形象 | 第30-33页 |
2.4 家庭之外的女性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探析 | 第36-46页 |
3.1 风格化镜头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 第36-40页 |
3.1.1 长镜头下的心理宣泄 | 第36-37页 |
3.1.2 特写镜头下的人物凝视 | 第37-39页 |
3.1.3 景深镜头下的关系构建 | 第39-40页 |
3.2 多元化声音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 第40-44页 |
3.2.1 人物对白的形象勾勒 | 第40-42页 |
3.2.2 音响效果的细节处理 | 第42页 |
3.2.3 背景音乐的情感升华 | 第42-44页 |
3.3 小情节叙事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文化意义 | 第46-56页 |
4.1 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书写 | 第46-52页 |
4.1.1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 第46-48页 |
4.1.2 电影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 第48-50页 |
4.1.3 女性形象的身份认同与共同体的重构 | 第50-52页 |
4.2 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内蕴 | 第52-56页 |
4.2.1 传统审美的继承 | 第53-54页 |
4.2.2 社会现实的映照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