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18页 |
1 鱼类早期资源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1 鱼类早期资源定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长江中游黄石江段概况 | 第14-15页 |
1.4 仔鱼空间分布概况 | 第15-16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长江中游黄石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 第18-34页 |
1 前言 | 第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2.1 调查时间与区域 | 第18-19页 |
2.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19页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1页 |
3.1 种类组成 | 第20-22页 |
3.2 鱼卵、仔鱼发生的密度 | 第22-24页 |
3.3 时间动态 | 第24-25页 |
3.4 主要类群鱼类早期资源量 | 第25-29页 |
3.4.1 鲌亚科 | 第25-26页 |
3.4.2 虾虎鱼科 | 第26-27页 |
3.4.3 鳅科 | 第27-28页 |
3.4.4 鮈亚科 | 第28-29页 |
3.5 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29-31页 |
4 讨论 | 第31-34页 |
4.1 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 | 第31-32页 |
4.2 鱼类早期资源量 | 第32页 |
4.3 鱼类早期资源时间动态 | 第32-33页 |
4.4 环境因子变化对鱼类早期资源漂流密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长江中游黄石江段青鱼、草鱼、鲢、鳙和鳊等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现状 | 第34-48页 |
1 前言 | 第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6页 |
3.1 四大家鱼 | 第35-43页 |
3.1.1 卵苗种类组成 | 第35页 |
3.1.2 四大家鱼卵苗密度 | 第35-37页 |
3.1.3 四大家鱼产卵场 | 第37-39页 |
3.1.4 四大家鱼卵、仔鱼密度与水文条件的关系 | 第39-43页 |
3.2 鳊 | 第43-46页 |
3.2.1 鳊产卵时间和规模 | 第43-44页 |
3.2.2 鳊产卵场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8页 |
4.1 繁殖时间及规模 | 第46页 |
4.2 产卵场分布变化 | 第46-47页 |
4.3 产卵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三种不同类型河道中仔鱼的空间分布 | 第48-66页 |
1 前言 | 第4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2.1 调查区域及采样点设置 | 第48-49页 |
2.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49-50页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63页 |
3.1 仔鱼种类组成 | 第50-52页 |
3.2 三种类型河道仔鱼种类的空间分布 | 第52-53页 |
3.3 三种类型河道仔鱼密度的空间分布 | 第53-57页 |
3.3.1 三种类型河道仔鱼的总体分布 | 第53-55页 |
3.3.2 仔鱼的水平分布 | 第55-56页 |
3.3.3 仔鱼的垂直分布 | 第56-57页 |
3.4 主要类群鱼类仔鱼的空间分布 | 第57-59页 |
3.5 不同发育阶段仔鱼的空间分布 | 第59-63页 |
4 讨论 | 第63-66页 |
4.1 长江中游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 第63-64页 |
4.2 不同河道类型仔鱼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64-65页 |
4.3 不同发育阶段仔鱼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7页 |
1 结论 | 第66页 |
2 建议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附录1 :野外工作照片 | 第77页 |
附录2 :部分仔鱼照片 | 第77-78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