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牧甫印章边框对其篆刻风格的影响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绪论 | 第9-12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黄牧甫印章边框特点及在其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 第12-31页 |
| 第一节 黄牧甫对印章边框的探索 | 第13-23页 |
| 一、学习秦汉印章风格 | 第13-15页 |
| 二、学习流派印风格 | 第15-22页 |
| (一)学习浙派印章风格 | 第15-17页 |
| (二)学习皖派印章风格 | 第17-21页 |
| (三)学习赵之谦印章风格 | 第21-22页 |
| 三、印外求印的审美追求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黄牧甫印章边框与其印章章法的辩证关系 | 第23-24页 |
| 第三节 与其篆刻刀法相统一 | 第24-25页 |
| 第四节 与其印文内容相协调 | 第25-28页 |
| 第五节 与其文字取法相呼应 | 第28-29页 |
| 第六节 与其他印人的比较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黄牧甫印章边框及其审美思想成因 | 第31-41页 |
| 第一节 秦汉印章原貌与秀挺之气 | 第31-35页 |
| 第二节 金石铭文考据与印外求印 | 第35-37页 |
| 第三节 品行端庄恬淡与平易正直 | 第37-41页 |
| 第三章 黄牧甫印章边框处理方法的意义 | 第41-48页 |
| 第一节 确立其平中见奇的篆刻风格 | 第41-44页 |
| 第二节 对篆刻艺术审美角度的丰富 | 第44-46页 |
| 第三节 对后人创作活动的反思 | 第46-48页 |
| 一、对黟山派印人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二、对当下印人的启发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