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研究的背景与思路 | 第10-11页 |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案例描述 | 第14-25页 |
1.1 SN公司简介 | 第14-15页 |
1.2 SN公司存货内部控制 | 第15-22页 |
1.2.1 SN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1.2.2 SN公司的存货业务流程 | 第16-22页 |
1.3 SN公司存货内部控制案例事件 | 第22-25页 |
1.3.1 种蛋孵化与产品销售环节脱节 | 第22-23页 |
1.3.2 提前采购原材料因小失大 | 第23页 |
1.3.3 卫生防疫疏忽殃及后续饲养 | 第23-24页 |
1.3.4 面对激增订单临时雇用员工 | 第24-25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5-41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2.1.1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2.1.2 控制论 | 第26-28页 |
2.1.3 存货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和关键控制点 | 第28-30页 |
2.2 SN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2.2.1 存货的内部控制环境环节缺失 | 第30-31页 |
2.2.2 存货的风险评估机制等级标准不详尽 | 第31页 |
2.2.3 存货的控制活动存在漏洞 | 第31-32页 |
2.2.4 在存货流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 第32-33页 |
2.2.5 对存货的监管流于形式 | 第33-35页 |
2.3 SN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41页 |
2.3.1 各部门与环节之间的权责分配不明确 | 第35-36页 |
2.3.2 缺乏对风险的具体评估标准 | 第36-37页 |
2.3.3 控制活动不规范弱化控制目标实现 | 第37-38页 |
2.3.4 各职能部门缺乏联系各自为政 | 第38-39页 |
2.3.5 监督管理措施没有被实际执行 | 第39-41页 |
3 对策与建议 | 第41-49页 |
3.1 优化存货内部控制环境 | 第41-43页 |
3.1.1 建立健全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 | 第41页 |
3.1.2 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质 | 第41-43页 |
3.2 完善企业存货风险管理能力 | 第43-44页 |
3.2.1 引入存货控制ABC分类法 | 第43页 |
3.2.2 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 第43-44页 |
3.3 保障存货控制措施能被有效地执行 | 第44-46页 |
3.3.1 规范存货验收程序 | 第44-45页 |
3.3.2 发挥大数据对控制措施执行的辅助作用 | 第45-46页 |
3.4 加强存货业务流程中的信息沟通 | 第46-47页 |
3.4.1 进行部门轮岗增进彼此了解 | 第46-47页 |
3.4.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实时沟通 | 第47页 |
3.5 深化对存货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 | 第47-49页 |
3.5.1 管理层要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 第47-48页 |
3.5.2 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