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 光子晶体 | 第13-16页 |
1.3.1 光子晶体的特性 | 第13页 |
1.3.2 光子晶体的分类 | 第13-14页 |
1.3.3 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3.3.1 自然生长法 | 第14页 |
1.3.3.2 机械制备法(层层堆积法) | 第14-15页 |
1.3.3.3 光学方法(激光直写光刻) | 第15页 |
1.3.3.4 胶体自组装 | 第15页 |
1.3.3.5 光刻方法 | 第15页 |
1.3.3.6 化学刻蚀方法 | 第15-16页 |
1.4 稀土元素 | 第16-17页 |
1.5 上转换发光 | 第17-19页 |
1.6 光催化 | 第19-22页 |
1.6.1 光催化的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1.6.2 提高光催化效率的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制备 | 第22-31页 |
2.1 聚苯乙烯微球(PS)的制备 | 第22-24页 |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2页 |
2.1.2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 | 第22-23页 |
2.1.3 聚苯乙烯微球溶液的离心 | 第23-24页 |
2.2 三维聚苯乙烯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制备 | 第24-27页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4页 |
2.2.2 制备过程 | 第24-25页 |
2.2.3 三维聚苯乙烯蛋白石样品的特性 | 第25-27页 |
2.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PMMA)的制备 | 第27-28页 |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7页 |
2.3.2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 第27-28页 |
2.4 三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制备 | 第28-30页 |
2.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8页 |
2.4.2 制备过程 | 第28-29页 |
2.4.3 三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蛋白石样品的特性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Bi_2WO_6:Yb~(3+),Tm~(3+)纳米粉的制备 | 第31-38页 |
3.1 溶胶-凝胶法制备Bi_2WO_6:Yb~(3+),Tm~(3+)纳米粉 | 第31-34页 |
3.1.1 实验器材及药品 | 第31页 |
3.1.2 制备过程 | 第31-33页 |
3.1.3 样品的组成和形貌的分析 | 第33-34页 |
3.2 水热法制备Bi_2WO_6:Yb~(3+),Tm~(3+)纳米粉 | 第34-37页 |
3.2.1 实验器材及药品 | 第34页 |
3.2.2 制备过程 | 第34-35页 |
3.2.3 样品的组成和形貌的分析 | 第35-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Bi_2WO_6:Yb~(3+),Tm~(3+)纳米粉的光学性能研究 | 第38-46页 |
4.1 Bi_2WO_6:Yb~(3+),Tm~(3+)纳米粉的上转换发光及发光机制 | 第38-40页 |
4.1.1 实验器材 | 第38页 |
4.1.2 Bi_2WO_6:Yb~(3+),Tm~(3+)纳米粉的上转换发光 | 第38-39页 |
4.1.3 Bi_2WO_6:Yb~(3+),Tm~(3+)纳米粉的上转换发光机制 | 第39-40页 |
4.2 Bi_2WO_6:Yb~(3+),Tm~(3+)纳米粉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0-45页 |
4.2.1 Bi_2WO_6:Yb~(3+),Tm~(3+)纳米粉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性能 | 第40-42页 |
4.2.1.1 实验器材及药品 | 第40页 |
4.2.1.2 实验步骤 | 第40-41页 |
4.2.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2页 |
4.2.2 Bi_2WO_6:Yb~(3+),Tm~(3+)纳米粉在红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性能 | 第42-45页 |
4.2.2.1 实验器材及药品 | 第42-43页 |
4.2.2.2 实验步骤 | 第43页 |
4.2.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5.1 结论 | 第46-47页 |
5.2 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