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覆铜板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 1.2.1 覆铜板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 1.2.2 覆铜板发展趋势 | 第14页 |
| 1.3 覆铜板用高性能树脂 | 第14-15页 |
| 1.3.1 环氧树脂 | 第14-15页 |
| 1.3.2 氰酸酯树脂 | 第15页 |
| 1.4 聚苯醚(PPO)简介 | 第15-16页 |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8-26页 |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18-21页 |
| 2.1.1 实验原料 | 第18-19页 |
| 2.1.2 仪器设备 | 第19-21页 |
| 2.2 小分子量聚苯醚(MPPO)的制备 | 第21页 |
| 2.3 MPPO/环氧树脂(E-51)体系的制备 | 第21-22页 |
| 2.4 MPPO/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BADCy)体系的制备 | 第22-23页 |
| 2.5 性能测试 | 第23-25页 |
| 2.5.1 凝胶渗透色谱(GPC) | 第23-24页 |
| 2.5.2 红外光谱 | 第24页 |
|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4页 |
| 2.5.4 热重分析 | 第24页 |
| 2.5.5 动态热机械性能(DMA) | 第24页 |
| 2.5.6 导热性能 | 第24页 |
| 2.5.7 热扩散性能 | 第24页 |
| 2.5.8 弯曲强度 | 第24-25页 |
| 2.5.9 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 | 第25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PPO接枝改性环氧E-51树脂体系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26-39页 |
| 3.1 PPO及MPPO的GPC分析 | 第26-28页 |
| 3.2 PPO及MPPO红外光谱分析 | 第28页 |
| 3.3 E-51及MPPO/E-51树脂体系红外光谱分析 | 第28-29页 |
| 3.4 MPPO/E-51树脂体系断面扫描分析 | 第29-30页 |
| 3.5 MPPO/E-51树脂体系耐热性能分析 | 第30-32页 |
| 3.6 MPPO/E-51树脂体系DMA分析 | 第32-34页 |
| 3.7 MPPO/E-51树脂体系力学性能分析 | 第34-35页 |
| 3.8 MPPO/E-51树脂体系导热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 3.9 MPPO/E-51树脂体系介电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 3.10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MPPO/BADCy树脂体系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39-50页 |
| 4.1 BADCy及MPPO/BADCy树脂体系红外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 4.2 MPPO/BADCy树脂体系断面扫描分析 | 第40-41页 |
| 4.3 MPPO/BADCy树脂体系耐热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 4.4 MPPO/BADCy树脂体系DMA分析 | 第42-44页 |
| 4.5 MPPO/BADCy树脂体系力学性能分析 | 第44-46页 |
| 4.6 MPPO/BADCy树脂体系热扩散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 4.7 MPPO/BADCy树脂体系介电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