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1 冯班研究综述第9-15页
   ·清代研究概况第9-10页
   ·清代以后至今研究概况第10-15页
     ·论文方面第11-12页
     ·书籍方面第12-15页
2 冯班生平、著述考论第15-28页
   ·真情真性“冯二痴”第15-19页
     ·真情真性之钝吟第15-16页
     ·诗人、诗论家之冯班第16-19页
   ·生卒年考论第19-21页
   ·冯班与虞山诗派第21-24页
   ·相关人物简介第24-28页
3 以西昆为范式—冯班诗学的核心第28-39页
   ·冯班诗学理论的内涵第28-34页
     ·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之风,批判严羽《沧浪诗话》之说第29-31页
     ·对各种诗体的形成和演变进行新的阐述第31-33页
     ·崇尚西昆体,重视诗的文采,笔法细腻第33页
     ·重视诗的言志功能,提倡美刺比兴第33-34页
     ·要求诗人要注重学养、多读书第34页
   ·冯班诗学理论的源流及宗尚第34-36页
   ·与冯舒、吴乔、贺裳诗学理论比较第36-37页
   ·赵执信对冯班诗学理论的继承和传扬第37-39页
4 绮靡婉至、深宏蕴藉—冯班诗歌的艺术特质第39-50页
   ·诗歌内容第39-43页
     ·无题诗第39-40页
     ·赠答诗第40页
     ·抒怀诗第40-41页
     ·咏物诗第41页
     ·题赠诗第41-42页
     ·拟作、次补古人诗韵之作第42页
     ·游仙诗第42-43页
     ·赋、歌行、祭文第43页
   ·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第43-47页
   ·从诗歌创作实践反观其诗学理论第47-48页
   ·与冯舒、钱谦益、赵执信等诗歌创作比较第48-50页
5 余论第50-53页
   ·冯班的其他创作第50-51页
   ·冯班的地位与影响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蒋士铨诗歌新论
下一篇:香港本土作家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以亦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