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肺炎克雷伯氏菌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 第9-11页 |
1.2.1 病原学 | 第9-10页 |
1.2.2 流行病学 | 第10-11页 |
1.3 常见肺炎克雷伯氏菌检测方法 | 第11-12页 |
1.3.1 微生物培养 | 第11页 |
1.3.2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 第11-12页 |
1.3.3 16SrDNA鉴定技术 | 第12页 |
1.3.4 基因芯片技术 | 第12页 |
1.3.5 印迹杂交技术 | 第12页 |
1.4 肺炎克雷伯氏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4.1 肺炎克雷伯氏菌菌毛及受体 | 第12-13页 |
1.4.2 肺炎克雷伯氏菌荚膜 | 第13页 |
1.4.3 肺炎克雷伯氏菌内毒素 | 第13-14页 |
1.4.4 肺炎克雷伯氏菌铁载体 | 第14页 |
1.4.5 其他毒力因子 | 第14页 |
1.5 肺炎克雷伯氏菌在工业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第14-15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宁夏地区牛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鉴定 | 第16-23页 |
2.1 材料 | 第16-17页 |
2.1.1 病料 | 第16页 |
2.1.2 菌株 | 第16-17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2.2.1 疑似菌株的获取 | 第17-18页 |
2.2.2 细菌鉴定 | 第18-19页 |
2.3 结果 | 第19-21页 |
2.3.1 肺炎克雷伯氏菌疑似菌株的获取 | 第19页 |
2.3.2 细菌鉴定 | 第19-20页 |
2.3.3 肺炎克雷伯氏菌溶血酵素基因(khe)鉴定 | 第20-21页 |
2.4 讨论与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宁夏地区牛源肺炎克雷伯氏菌毒力基因检测 | 第23-31页 |
3.1 材料 | 第23-24页 |
3.1.1 菌株 | 第23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3.1.4 引物 | 第2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3.2.1 细菌DNA模板制备 | 第24页 |
3.2.2 PCR反应体系 | 第24-25页 |
3.2.3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5页 |
3.2.4 PCR产物测序及毒力基因进化树构建 | 第25页 |
3.3 结果 | 第25-30页 |
3.3.1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第25-27页 |
3.3.2 部分菌株毒力基因进化树构建 | 第27-30页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宁夏地区牛源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基因检测 | 第31-38页 |
4.1 材料 | 第31-32页 |
4.1.1 菌株 | 第31-32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4.2.1 药敏试验 | 第32页 |
4.2.2 耐药基因检测 | 第32-33页 |
4.3 结果 | 第33-36页 |
4.3.1 药敏试验结果 | 第33-35页 |
4.3.2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一 (生化检测报告代码)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