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掺合料对磷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 第19-23页 |
2.1 原材料 | 第19页 |
2.1.1 重烧氧化镁(MgO) | 第19页 |
2.1.2 磷酸二氢钾(KH2PO4) | 第19页 |
2.1.3 缓凝剂 | 第19页 |
2.1.4 外掺料 | 第19页 |
2.2 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0-23页 |
2.3.1 初凝时间 | 第20页 |
2.3.2 流动度 | 第20页 |
2.3.3 抗压强度 | 第20页 |
2.3.4 体积稳定性 | 第20页 |
2.3.5 水化热 | 第20-21页 |
2.3.6 微观结构表征测试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磷酸镁水泥配合比研究 | 第23-32页 |
3.1 磷酸镁水泥的制备 | 第23页 |
3.2 缓凝机理 | 第23-24页 |
3.3 磷酸镁水泥最佳配合比研究 | 第24-30页 |
3.3.1 抗压强度正交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3.3.3 初凝时间正交试验设计 | 第27-28页 |
3.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粉煤灰对磷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 第32-44页 |
4.1 工作性 | 第32-34页 |
4.1.1 流动度 | 第32-33页 |
4.1.2 初凝时间 | 第33-34页 |
4.2 力学特性 | 第34-35页 |
4.3 体积稳定性 | 第35-37页 |
4.4 水化历程 | 第37-43页 |
4.4.1 水化热 | 第38-39页 |
4.4.2 水化产物组成 | 第39-40页 |
4.4.3 微观形貌 | 第40-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膨润土对磷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 第44-54页 |
5.1 工作性 | 第44-46页 |
5.1.1 流动度 | 第44-45页 |
5.1.2 初凝时间 | 第45-46页 |
5.2 力学特性 | 第46-47页 |
5.3 体积稳定性 | 第47-49页 |
5.4 水化历程 | 第49-53页 |
5.4.1 水化热 | 第49-51页 |
5.4.2 水化产物组成 | 第51页 |
5.4.3 微观形貌 | 第51-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偏高岭土对磷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 第54-65页 |
6.1 工作性 | 第54-56页 |
6.1.1 流动度 | 第54-55页 |
6.1.2 初凝时间 | 第55-56页 |
6.2 力学特性 | 第56-57页 |
6.3 体积稳定性 | 第57-59页 |
6.4 水化历程 | 第59-63页 |
6.4.1 水化热 | 第59-61页 |
6.4.2 水化产物组成 | 第61-62页 |
6.4.3 微观形貌 | 第62-6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