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浅水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以大庆油田杏六区东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7-10页
前言第10-17页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相关理论第11-13页
        0.2.2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相关理论第13-14页
        0.2.3 杏六区东部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特征第14页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4-15页
        0.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0.3.2 研究内容第15页
    0.4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7-22页
    1.1 地质背景第17-18页
    1.2 构造特征第18-19页
    1.3 沉积环境第19-22页
第二章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第22-42页
    2.1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第22-33页
        2.1.1 基准面旋回界面识别标志第22-26页
        2.1.2 葡萄花油层的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特征第26-31页
        2.1.3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划分第31-33页
    2.2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第33-38页
        2.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层对比方法第34-35页
        2.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方法与步骤第35-37页
        2.2.3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旋回层序对比第37-38页
    2.3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第38-42页
        2.3.1 葡萄花油层地层分布控制因素第38页
        2.3.2 葡萄花油层基准面变化对沉积演化的控制第38-39页
        2.3.3 基准面旋回及叠加样式特征分析第39-42页
第三章 葡萄花油层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下沉积微相分析第42-84页
    3.1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发育特征研究第42-49页
        3.1.1 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第43-45页
        3.1.2 三角洲内、外前缘相带第45-47页
        3.1.3 测井微相识别及其模式的建立第47-49页
    3.2 葡萄花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第49-56页
        3.2.1 X6J647井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第50-53页
        3.2.2 X6J648井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第53-56页
    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连井剖面沉积微相精析第56-60页
        3.3.1 平行物源方向连井剖面沉积微相分析第56-57页
        3.3.2 垂直物源方向连井剖面沉积微相分析第57-60页
    3.4 短期基准面旋回平面沉积微相研究第60-84页
第四章 葡萄花油层沉积演化模式建立第84-94页
    4.1 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现状第84-85页
        4.1.1 沉积特征分析第84-85页
        4.1.2 沉积模式研究意义第85页
    4.2 葡萄花油层垂向沉积演化规律及其沉积体系演化模式的建立第85-94页
        4.2.1 葡萄花油层垂向沉积演化规律第86-91页
        4.2.2 葡萄花油层沉积体系空间演化模式研究第91-94页
第五章 葡萄花油层密井网区沉积模式建立第94-98页
    5.1 葡萄花油层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早期——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平原沉积模式第94-95页
    5.2 葡萄花油层长期基准面旋回下降半旋回中晚期——河控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沉积模式第95-96页
    5.3 葡萄花油层长期基准面旋回下降半旋回早期——河控浅水三角洲外前缘沉积模式第96-98页
结论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法亚油田分层注水管柱力学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杏七东葡Ⅰ33单元三元复合驱平直联合布井及注入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