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淮海城市群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研究背景和方法第9-12页
    1.1 淮海城市群研究背景分析第9-10页
        1.1.1 历史沿革第9页
        1.1.2 范围界定第9-10页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2页
        1.2.1 研究思路第10-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2章 淮海城市群现状和制约因素第12-18页
    2.1 淮海城市群现状和条件第12-16页
        2.1.1 区位条件第12页
        2.1.2 发展基础第12-13页
        2.1.3 国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第13-16页
    2.2 制约因素第16-18页
        2.2.1 城市群总体实力有限,中心城市带动力有待提升第16页
        2.2.2 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趋于雷同且层次比较低第16页
        2.2.3 行政壁垒制约城市群发展,尚未有效形成发展合力第16-17页
        2.2.4 交通基础设施畅达性不够,综合交通体系待完善第17页
        2.2.5 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环境治理与保护机制有待构建第17-18页
第3章 淮海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和思路、原则及布局第18-22页
    3.1 淮海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第18-19页
    3.2 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的思路、原则及布局第19-22页
        3.2.1 思路第19页
        3.2.2 原则第19页
        3.2.3 布局第19-22页
第4章 淮海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研究第22-31页
    4.1 淮海城市群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第22-24页
        4.1.1 发展基础第22-23页
        4.1.2 制约因素第23-24页
    4.2 重点任务第24-31页
        4.2.1 协同发展现代农业第25页
        4.2.2 合力推进新型工业第25-27页
        4.2.3 聚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第27-30页
        4.2.4 共同建设产业园和创新平台第30-31页
第5章 对策建议与保障措施第31-38页
    5.1 完善有关政策第31-34页
        5.1.1 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第31页
        5.1.2 积极促进区域合作协调第31-32页
        5.1.3 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第32-33页
        5.1.4 土地支持政策第33页
        5.1.5 社会事业支持政策第33-34页
    5.2 创新体制机制第34-36页
        5.2.1 创新区域间互动合作机制第34-35页
        5.2.2 创新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第35页
        5.2.3 创新资金保障机制第35页
        5.2.4 创新市场一体化机制第35页
        5.2.5 创新生态保护机制第35-36页
        5.2.6 创新对外开放新机制第36页
    5.3 强化组织实施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服务投入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
下一篇:湖北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