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必要性和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1.2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的生态效应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空间工频电磁场的研究方法 | 第14-26页 |
2.1 常用输电线路空间工频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 第14-16页 |
2.1.1 数值计算方法的介绍 | 第14-15页 |
2.1.2 数值计算方法的比较 | 第15-16页 |
2.2 基于有限元法的软件COMSOLMultiphysics简介 | 第16-17页 |
2.3 电磁场与介质相互作用的计算原理 | 第17-18页 |
2.4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空间工频电磁场的计算模型 | 第18-23页 |
2.4.1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模型的工程近似 | 第18-19页 |
2.4.2 悬挂点等高的架空线路的悬链线方程 | 第19-21页 |
2.4.3 三维人体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2.4.4 人体组织电参数的提取 | 第22-23页 |
2.5 国际国内的电磁暴露安全评估标准 | 第23-25页 |
2.5.1 国际组织的电磁暴露安全评估标准 | 第23-24页 |
2.5.2 我国的电磁暴露安全评估标准 | 第24-25页 |
2.6 小结 | 第25-26页 |
3 单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暴露安全评估 | 第26-39页 |
3.1 单回路杆塔与输电线路模型 | 第26-27页 |
3.1.1 单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酒杯塔和猫头塔 | 第26页 |
3.1.2 输电线路模型 | 第26-27页 |
3.2 单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对人体的磁场效应研究 | 第27-33页 |
3.2.1 人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分布 | 第27-29页 |
3.2.2 人体感应电场强度的大小及分布 | 第29-30页 |
3.2.3 人体感应电流密度的大小及分布 | 第30-32页 |
3.2.4 酒杯塔和猫头塔输电线路对人体磁场效应的仿真结果对比 | 第32-33页 |
3.3 单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对人体的电场效应研究 | 第33-37页 |
3.3.1 人体电场强度的大小及分布 | 第33-35页 |
3.3.2 人体电流密度的大小及分布 | 第35-36页 |
3.3.3 酒杯塔和猫头塔输电线路对人体电场效应的仿真结果对比 | 第36-37页 |
3.4 小结 | 第37-39页 |
4 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暴露安全评估 | 第39-53页 |
4.1 同塔双回杆塔与输电线路模型 | 第39-41页 |
4.1.1 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鼓形塔和伞形塔 | 第39页 |
4.1.2 输电线路模型 | 第39-41页 |
4.2 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对人体的磁场效应研究 | 第41-47页 |
4.2.1 人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分布 | 第41-43页 |
4.2.2 人体感应电场强度的大小及分布 | 第43-44页 |
4.2.3 人体感应电流密度的大小及分布 | 第44-46页 |
4.2.4 鼓形塔和伞形塔输电线路对人体磁场效应的仿真结果对比 | 第46-47页 |
4.3 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对人体的电场效应研究 | 第47-52页 |
4.3.1 人体电场强度的大小及分布 | 第47-49页 |
4.3.2 人体电流密度的大小及分布 | 第49-51页 |
4.3.3 鼓形塔和伞形塔输电线路对人体电场效应的仿真结果对比 | 第51-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