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软件 | 第14-15页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5页 |
2.1.4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15-16页 |
2.2 方法和步骤 | 第16-17页 |
2.2.1 研究对象分组与处理 | 第16页 |
2.2.2 实验步骤 | 第16-17页 |
2.3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7-21页 |
2.3.1 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 第17-18页 |
2.3.2 检测心肌组织ATP含量 | 第18-19页 |
2.3.3 检测心肌组织SOD活力与MDA含量 | 第19-21页 |
2.3.4 计算心肌梗死范围 | 第21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2-33页 |
3.1 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 | 第22-29页 |
3.2 心肌组织ATP含量的比较 | 第29-30页 |
3.3 心肌组织SOD活力与MDA含量的比较 | 第30-31页 |
3.4 心肌梗死范围的比较 | 第31-3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3-40页 |
4.1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33-34页 |
4.2 MTH对心功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 MTH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 MTH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 第36页 |
4.5 MTH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4.6 年龄对MTH心肌保护的影响 | 第37-4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5.1 结论 | 第40页 |
5.2 今后研究方向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图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综述 | 第48-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