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1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 | 第8页 |
1.2 耕地土壤重金属对农产品安全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8-9页 |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4 作物对重金属吸收差异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5 重金属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第11页 |
1.6 作物对重金属毒害的响应 | 第11-12页 |
1.6.1 重金属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1页 |
1.6.2 重金属对植株生理的影响 | 第11-12页 |
1.7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抗性机理 | 第12-14页 |
1.7.1 细胞壁对植物重金属耐性的作用 | 第12-13页 |
1.7.2 根系分泌物及膜蛋白对植物重金属耐性的作用 | 第13页 |
1.7.3 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 | 第13-14页 |
2.引言 | 第14-15页 |
3.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3.1 大田试验 | 第15-16页 |
3.1.1 供试品种 | 第15页 |
3.1.2 供试土壤 | 第15页 |
3.1.3 试验设计 | 第15页 |
3.1.4 试验管理 | 第15页 |
3.1.5 样品处理 | 第15页 |
3.1.6 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15-16页 |
3.2 砂培试验 | 第16-17页 |
3.2.1 供试品种及材料 | 第16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3.2.3 样品处理 | 第16-17页 |
3.2.4 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17页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18-39页 |
4.1 不同污染程度下小麦铅低积累品种的筛选 | 第18-31页 |
4.1.1 不同地块小麦籽粒含量聚类分析 | 第18-21页 |
4.1.2 A地块不同铅吸收特性小麦转移系数 | 第21-23页 |
4.1.3 B地块不同铅吸收特性小麦转移系数 | 第23-26页 |
4.1.4 不同铅吸收特性小麦铅富集系数 | 第26-27页 |
4.1.5 不同地块小麦亩产及茎叶生物量 | 第27-31页 |
4.2 不同铅吸收特性小麦体内铅化学形态及亚细胞含量 | 第31-39页 |
4.2.1 铅胁迫对小麦鲜重及根冠比的影响 | 第31-32页 |
4.2.2 铅胁迫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4.2.3 铅胁迫对小麦铅总量及转移系数的影响 | 第32-34页 |
4.2.4 铅胁迫下小麦体内铅化学形态 | 第34-36页 |
4.2.5 铅胁迫下小麦体内铅亚细胞分布 | 第36-39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9-42页 |
5.1 结论 | 第39页 |
5.2 讨论 | 第39-42页 |
5.2.1 低积累品种筛选标准 | 第39-40页 |
5.2.2 小麦对铅的吸收转运及耐性机制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ABSTRACT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