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价值 | 第7-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NHK大河剧概述及其日本民族文化叙事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大河剧的文化工程属性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大河剧民族文化叙事中的“大河语言” | 第16-21页 |
一、作为艺术风格的“大河语言” | 第16-17页 |
二、大河剧中常见的大和民族文化元素 | 第17-21页 |
第二章 NHK大河剧诠释“武士道文化”的原因 | 第21-30页 |
第一节 “武士道文化”的“核心意识”及其影像化历程的影响 | 第22-25页 |
一、根基—“核心意识”具象化的诠释 | 第22-23页 |
二、传达—“武士道文化”影像化历程的影响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大河剧阐释“武士道文化”的深层背景 | 第25-30页 |
一、大河剧题材上对“武士道文化”的偏好 | 第25-26页 |
二、“武士道文化”的“民族文化象征”属性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大河语言”对“武士道文化”的传达 | 第30-42页 |
第一节 叙事内容对“武士道文化”的呈现 | 第30-35页 |
一、叙事主题分析 | 第30-33页 |
二、叙事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叙事视角对“武士道文化”的呈现 | 第35-42页 |
一、客观视角分析 | 第35-37页 |
二、形象刻画视角分析 | 第37-42页 |
第四章 NHK大河剧阐释“武士道文化”的意义 | 第42-58页 |
第一节 凸显“武士道文化”的当代价值 | 第42-46页 |
一、“忠诚”与团队合作 | 第43-44页 |
二、“进取向上”与重视教育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借助“武士道文化”凝聚民族文化认同 | 第46-58页 |
一、诠释“武士道文化”的“核心意识” | 第46-52页 |
二、大河剧产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 第52-55页 |
三、民族化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局限性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NHK大河剧历年作品附录 | 第65-67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