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物流业“促进型”立法概述 | 第11-17页 |
(一) “促进型”立法的概述 | 第11-15页 |
1. “促进型”立法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 第11-13页 |
2. “促进型”立法的功能价值 | 第13-14页 |
3. “促进型”立法的法律责任分析 | 第14-15页 |
(二) 物流业“促进型”立法的概述 | 第15-17页 |
1. 物流法律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 第15-16页 |
2. 物流业“促进型”立法的内涵与外延 | 第16-17页 |
二、我国物流业“促进型”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必要性分析 | 第17-23页 |
(一) 我国现有的物流“促进型”立法梳理 | 第17-19页 |
1. 调整物流活动主体与市场准入方面的法律规范 | 第17-18页 |
2. 调整物流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 | 第18页 |
3. 调整物流基本建设方面的法律规范 | 第18-19页 |
4. 调整物流市场监管方面的法律规范 | 第19页 |
(二) 我国物流业“促进型”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1. 政府的角色定位没有法律支持 | 第20页 |
2. 物流主体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 | 第20-21页 |
3. 资金支持、用地保障、税费减免缺乏法律保障 | 第21-22页 |
4. 物流行业协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未得到法律保障 | 第22页 |
(三) 物流业“促进型”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23页 |
三、美国、日本物流业“促进型”法律评析 | 第23-28页 |
(一) 美国物流业“促进型”法律评析 | 第23-24页 |
(二) 日本物流业“促进型”法律制度评析 | 第24-26页 |
(三) 美国、日本物流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8页 |
1. 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第26页 |
2. 建立完善的物流协调机制和行业管理机构 | 第26-27页 |
3. 法律保障绿色物流发展 | 第27-28页 |
四、制定我国物流业“促进型”立法的建议 | 第28-33页 |
(一) 法律体系框架的构建 | 第28-29页 |
(二) 尽快启动《现代物流业发展促进法》的建议 | 第29-33页 |
1. 明确政府的法律地位 | 第29-30页 |
2. 明确政府部门分工 | 第30-31页 |
3. 提供资金、用地、税费等鼓励性措施 | 第31-32页 |
4. 完善行业协会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致谢 | 第39-41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