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土壤中砷的性质、来源及特点 | 第11页 |
1.2 土壤重金属和As污染的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我国土壤As污染现状 | 第12-13页 |
1.3 土壤环境中砷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变 | 第13-15页 |
1.4 砷的危害 | 第15-16页 |
1.4.1 砷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5页 |
1.4.2 砷对人体的危害 | 第15-16页 |
1.5 土壤砷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5.1 物理方法 | 第16-17页 |
1.5.2 生物修复技术 | 第17-18页 |
1.5.3 化学修复技术 | 第18-21页 |
1.6 超声波萃取的原理和特点 | 第21-23页 |
1.6.1 超声波萃取的原理 | 第21页 |
1.6.2 超声波提取的特点 | 第21-22页 |
1.6.3 超声波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 第22页 |
1.6.4 超声波用于强化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 | 第22-23页 |
1.7 研究内容、意义及课题来源 | 第23-24页 |
1.7.1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3页 |
1.7.2 课题来源 | 第23-24页 |
2 三种萃取剂萃取土壤中的As效果对比 | 第24-33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1.1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2.1.3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4 样品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1.5 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2.1.6 样品测定和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页 |
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2.2.1 不同萃取剂萃取AS的效果 | 第27-28页 |
2.2.2 3 种萃取剂萃取后土壤As的形态分析 | 第28-29页 |
2.2.3 3 种萃取剂萃取后土壤As形态分布对比 | 第29-31页 |
2.3 讨论 | 第31-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3 超声波强化条件下KOH萃取土壤中的As | 第33-37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3.1.1 实验设备 | 第33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3.1.3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3.1.4 实验设计 | 第33-34页 |
3.1.5 样品测定和数据分析方法 | 第34页 |
3.2 超声波强化KOH萃取污染土壤As的最优萃取条件 | 第34-35页 |
3.3 超声波强化KOH作用前后As的形态分布变化 | 第35页 |
3.4 讨论 | 第35-36页 |
3.5 小结 | 第36-37页 |
4 超声波强化条件下KH_2PO_4萃取土壤中的As | 第37-41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4.1.1 实验设备 | 第37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4.1.3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4.1.4 实验设计 | 第37页 |
4.1.5 样品测定和数据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4.2 超声波强化KH_2PO_4萃取污染土壤As的最优萃取条件 | 第38页 |
4.3 超声波强化KH_2PO_4作用前后As的形态分布变化 | 第38-39页 |
4.4 讨论 | 第39-40页 |
4.5 小结 | 第40-41页 |
5 超声波强化条件下H_3PO_4萃取土壤中的As | 第41-45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5.1.1 实验设备 | 第41页 |
5.1.2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5.1.3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5.1.4 实验设计 | 第41页 |
5.1.5 样品测定和数据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5.2 超声波强化H_3PO_4萃取污染土壤As的最优萃取条件 | 第42-43页 |
5.3 超声波强化H_3PO_4作用前后As的形态分布变化 | 第43页 |
5.4 讨论 | 第43-44页 |
5.5 小结 | 第44-45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5-4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