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

面向虛拟化的综合性能测评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标第11-13页
        1.2.1 虚拟化综合性能评测方法概述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16-17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17-19页
    1.6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虚拟化综合性能测评方法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层次分析法(AHP)第20页
    2.2 离差最大化方法第20-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虚拟化综合性能测评方法原理第24-38页
    3.1 模糊层次分析法第24-33页
        3.1.1 模糊集(Fuzzy Set)第24页
        3.1.2 关系矩阵第24-25页
        3.1.3 隶属函数(Membership Function)第25-26页
        3.1.4 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HP)相关定义第26-27页
        3.1.5 Fuzzy AHP的性质第27页
        3.1.6 模糊一致矩阵意义第27-28页
        3.1.7 权重与重要性程度的映射第28-31页
        3.1.8 模糊判断矩阵一致性调整第31-32页
        3.1.9 最小二乘法求解权重值第32-33页
    3.2 基于离差最大化思想的指标层权重计算方法第33-34页
    3.3 综合测评方法模型第34-37页
        3.3.1 功能层权重计算模型第34-35页
        3.3.2 指标层权重计算模型第35-37页
        3.3.3 总评分计算第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准测量工具的实现与改进第38-50页
    4.1 NBench第38-41页
        4.1.1 NBench介绍第38页
        4.1.2 NBench使用方法第38-41页
    4.2 LMbench第41-42页
        4.2.1 LMbench介绍第41页
        4.2.2 LMbench使用方法第41-42页
    4.3 IOZone第42-44页
        4.3.1 IOZone介绍第42-43页
        4.3.2 IOZone使用方法第43-44页
    4.4 NetIO+第44-49页
        4.4.1 NetIO +的设计与实现第46-47页
        4.4.2 NetIO +使用方法第47-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综合测评方法实践第50-61页
    5.1 测评环境搭建第50-51页
        5.1.1 虚拟机监控器第50页
        5.1.2 测评的软硬件环境第50-51页
    5.2 测评场景设计第51-52页
    5.3 功能层权重计算第52-53页
        5.3.1 构造模糊判断矩阵第52-53页
    5.4 指标层虚实Benchmark数据分析第53-57页
    5.5 指标层权重计算第57-60页
        5.5.1 功能层属性离差计算第57-59页
        5.5.2 指标层权重第59-60页
    5.6 虚实性能总评分第60页
    5.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综合性能测评方法实验验证第61-82页
    6.1 实验环境搭建第61-67页
        6.1.1 Ecmall实验系统简介第61-62页
        6.1.2 Ecmall安装部署第62-64页
        6.1.3 Ecmall参与测试功能点第64-67页
    6.2 Load Runner性能压测第67-77页
        6.2.1 脚本录制第68-69页
        6.2.2 事务定义第69-72页
        6.2.3 手动关联第72-74页
        6.2.4 性能压测第74-77页
    6.3 实验数据分析第77-81页
    6.4 实验结果第81页
    6.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总结第82-83页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附件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朵唯女性手机操作系统界面设计
下一篇:涉密场所智能监控和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