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配网自动化应用方案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1.2 目前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阳西县配电网现状分析 | 第13-20页 | 
|     2.1 环境与经济 | 第13页 | 
|     2.2 配电网现状问题分析 | 第13-18页 | 
|         2.2.1 配电网现状概述 | 第13-15页 | 
|         2.2.2 高压配电网现状问题 | 第15-16页 | 
|         2.2.3 中压配电网现状问题 | 第16-18页 | 
|     2.3 配网自动化发展需求分析 | 第18-20页 | 
|         2.3.1 外部环境 | 第18页 | 
|         2.3.2 自身需求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阳西县配网自动化方案研究 | 第20-39页 | 
|     3.1 广东电网配网自动化方案 | 第20-21页 | 
|         3.1.1 一般技术原则 | 第20页 | 
|         3.1.2 规划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3.2 阳西县配网自动化方案比选 | 第21-27页 | 
|         3.2.1 馈线自动化模式选择 | 第21-23页 | 
|         3.2.2 故障指示装置种类选择 | 第23-24页 | 
|         3.2.3 自动化主站功能选择 | 第24-26页 | 
|         3.2.4 自动化通信技术选择 | 第26页 | 
|         3.2.5 一次设备自动化程度选择 | 第26-27页 | 
|     3.3 馈线自动化方案具体分析 | 第27-39页 | 
|         3.3.1 架空线路就地馈线自动化原理 | 第28-33页 | 
|         3.3.2 电缆线路就地馈线自动化原理 | 第33-39页 | 
| 第四章 基于配网自动化的目标网架建设要求 | 第39-49页 | 
|     4.1 阳西县中压目标网架构网研究 | 第39-42页 | 
|         4.1.1 构网思路 | 第39-40页 | 
|         4.1.2 构网原则 | 第40-42页 | 
|     4.2 典型接线要求 | 第42页 | 
|     4.3 典型接线模式 | 第42-49页 | 
|         4.3.1 单辐射 | 第42-43页 | 
|         4.3.2“n-1”单环网 | 第43-44页 | 
|         4.3.3 n供一备 | 第44-46页 | 
|         4.3.4 N分段n联络(N≤6,n≤2) | 第46-47页 | 
|         4.3.5 不完全“3-1”单环网 | 第47页 | 
|         4.3.6 不完全N分段两联络 | 第47-48页 | 
|         4.3.7 补充说明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阳西县配网自动化规划和试点项目情况 | 第49-66页 | 
|     5.1 阳西县配网自动化规划 | 第49-59页 | 
|         5.1.1 规划技术原则 | 第49-52页 | 
|         5.1.2 现状与规划思路 | 第52-54页 | 
|         5.1.3 规划方案 | 第54-59页 | 
|     5.2 配网自动化试点项目情况 | 第59-66页 | 
|         5.2.1 试点项目概述 | 第59-61页 | 
|         5.2.2 试点工作内容 | 第61-65页 | 
|         5.2.3 试点运行情况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6-68页 |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     6.2 配网自动化较传统配网技术的优势 | 第67页 | 
|     6.3 存在的不足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