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经济论文

精准扶贫的伦理思考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5页
    (一)问题缘起及选题价值第9-10页
        1.问题缘起第9-10页
        2.选题价值第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3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第13页
    (三)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3-14页
        1.基本思路第13-14页
        2.主要内容第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页
        1.文献研究第14页
        2.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第14页
    (五)可能创新之处第14-15页
一、精准扶贫的理论概说第15-22页
    (一)精准扶贫相关概念界定第15页
        1.扶贫第15页
        2.精准扶贫第15页
    (二)精准扶贫的内容第15-17页
        1.精准识别第16页
        2.精准帮扶第16页
        3.精准管理第16-17页
        4.精准考核第17页
    (三)精准扶贫的目标第17-18页
        1.社会目标第17-18页
        2.个体目标第18页
    (四)精准扶贫伦理思考的理论依据第18-22页
        1.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第19-20页
        2.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第20-22页
二、精准扶贫的伦理蕴含第22-31页
    (一)精准扶贫的伦理价值诉求第22-26页
        1.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22-23页
        2.助力贫困者收获幸福第23-26页
    (二)精准扶贫蕴含的的伦理要求第26-31页
        1.坚持伦理关怀原则第26-28页
        2.坚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第28-29页
        3.坚持公平正义原则第29-31页
三、精准扶贫存在的伦理问题及不良影响第31-36页
    (一)精准扶贫存在的伦理问题第31-34页
        1.没有达到物质关怀与精神关怀并举第31页
        2.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还需进一步弘扬第31-33页
        3.公平正义原则没有得到充分坚持第33-34页
    (二)精准扶贫存在的伦理问题导致的不良影响第34-36页
        1.扶贫未扶志不利于贫困者可持续发展第34页
        2.扶贫伤志使贫困者陷入自卑漩涡第34-36页
四、精准扶贫伦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第36-43页
    (一)精准扶贫伦理问题的成因第36-39页
        1.精准扶贫政策中缺少伦理关怀的相关规定第36-37页
        2.精准扶贫缺少对帮扶工作者坚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第37-38页
        3.精准扶贫的评价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不公正现象第38-39页
        4.道德教育缺少而难以解决贫困者的思想贫困第39页
    (二)精准扶贫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第39-43页
        1.在政策中增加坚持精准扶贫伦理要求的相关规定第39-40页
        2.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第40-41页
        3.加强对贫困者及帮扶工作者双方的道德教育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产权保护的伦理探究
下一篇:朝鲜王朝时期女训研究--以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