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王珣研究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王珣生平 | 第10-12页 |
一、东晋书法世家琅琊王氏家族介绍 | 第10-11页 |
二、王珣的时代背景与政治身份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王珣学书的师承关系 | 第12-13页 |
一、王珣学书的师承 | 第12-13页 |
二、王珣的书学思想 | 第13页 |
第三节 王珣传世书法作品《伯远帖》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伯远帖》研究 | 第15-34页 |
第一节 《伯远帖》手卷的形制与内容 | 第15-25页 |
一、《伯远帖》手卷的形制描述 | 第15-17页 |
二、《伯远帖》文字内容考释 | 第17-19页 |
三、《伯远帖》的文学性对其艺术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四、《伯远帖》的流传与收藏以及真伪等问题 | 第20-25页 |
第二节 《伯远帖》的书法特征 | 第25-32页 |
一、《伯远帖》的笔法特征 | 第25-28页 |
二、《伯远帖》的结构特征 | 第28-30页 |
三、《伯远帖》的章法特征 | 第30-31页 |
四、《伯远帖》的用墨特征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伯远帖》书法风格的成因 | 第32-34页 |
一、东晋时期的政治影响 | 第32页 |
二、东晋士人人性的阐释 | 第32页 |
三、琅琊王氏家族的影响 | 第32-33页 |
四、书法的自身发展和成熟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王珣和《伯远帖》对后世的影响及意义 | 第34-36页 |
第一节 王珣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 第34页 |
第二节 《伯远帖》在东晋书法世家琅琊王氏家族中的影响和地位 | 第34-35页 |
第三节 《伯远帖》对后世书家的影响 | 第35页 |
第四节 《伯远帖》对当代书法创作的意义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