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情感性精神病论文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2页
第2章 综述第12-20页
    2.1 抑郁症现状第12页
    2.2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第12-13页
    2.3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第13-14页
        2.3.1 神经生化与抑郁症第13页
        2.3.2 神经内分泌与抑郁症第13-14页
        2.3.3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变化与抑郁症第14页
    2.4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第14-15页
    2.5 抑郁症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第15-17页
        2.5.1 细胞因子激活导致抑郁症状第16页
        2.5.2 细胞因子影响抑郁症的病程第16-17页
        2.5.3 抗抑郁药物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第17页
    2.6 细胞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第17-20页
        2.6.1 细胞因子与心理应激第17-18页
        2.6.2 细胞因子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第18-19页
        2.6.3 细胞因子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第19页
        2.6.4 细胞因子与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可塑性第19-20页
第3章 资料与方法第20-23页
    3.1 临床资料第20-21页
        3.1.1 入组标准第20页
        3.1.2 排除标准第20-21页
    3.2 治疗方法第21页
    3.3 信息采集及评估指标第21页
    3.4 检测方法第21-22页
    3.5 统计学方法第22-23页
第4章 结果第23-28页
    4.1 一般信息比较第23页
    4.2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情况第23-24页
    4.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D总分比较第24页
    4.4 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情况第24-25页
    4.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第25-26页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细胞因子水平第26页
    4.7 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胞因子水平第26-27页
    4.8 两组患者细胞因子与HAMD各因子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第27-28页
第5章 讨论第28-32页
第6章 结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9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39-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QCRC1基因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九谷酵汁促神经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