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5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5-19页 |
2.1 血压变异性与降压治疗的关系 | 第16-17页 |
2.2 影响血压达标的危险因素 | 第17-18页 |
2.3 总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3.1.1 入选及排除标准 | 第19页 |
3.1.2 分组 | 第19-20页 |
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收集方法 | 第20页 |
3.3 药物滴定流程 | 第20-21页 |
3.4 诊断标准 | 第21-22页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22-23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3-30页 |
4.1 入选受试者一般资料情况 | 第23-24页 |
4.2 两种方案的随诊间血压变异性比较 | 第24页 |
4.3 两种方案降压效果、总有效率及达标率比较 | 第24-27页 |
4.3.1 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 | 第24-26页 |
4.3.2 两组总有效率、达标率比较 | 第26-27页 |
4.4 血压达标组与未达标组一般资料情况 | 第27-28页 |
4.5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压未达标的危险因素 | 第28-29页 |
4.6 总胆固醇、基线收缩压对血压未达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切点值Cut-off | 第29-3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0-3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