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大功率液力偶合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叶轮机械瞬态流场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第2章 液力偶合器气液两相瞬态流场数值计算方法 | 第23-43页 |
2.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3-24页 |
2.2 湍流数值计算方法 | 第24-30页 |
2.3 气液两相数值计算理论与方法 | 第30-33页 |
2.4 UDF基本理论 | 第33-36页 |
2.5 液力偶合器气液两相流场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2.5.1 三维几何模型及流道模型的建立 | 第36页 |
2.5.2 流道网格模型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36-38页 |
2.6 参数设置 | 第38-4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3章 动态调速工况下液力偶合器流场瞬态特性研究 | 第43-61页 |
3.1 雷诺数对湍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43-48页 |
3.2 大功率液力偶合器气液两相湍流流场瞬态特性分析 | 第48-59页 |
3.2.1 湍流核心区域流场瞬态特性 | 第48-54页 |
3.2.2 湍流边界层流场瞬态特性 | 第54-5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液力偶合器气液两相内部流场与外特性试验 | 第61-73页 |
4.1 气液两相内部流场/外特性同步测试试验 | 第61-67页 |
4.1.1 试验目的 | 第61页 |
4.1.2 试验台组成 | 第61-64页 |
4.1.3 试验方法与流程 | 第64-67页 |
4.2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 | 第67-71页 |
4.2.1 内特性结果对比验证 | 第67-71页 |
4.2.2 外特性结果对比验证 | 第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5.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第73-74页 |
5.2 展望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