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习近平德育思想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2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0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0-11页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11-12页
一、德育概念厘定第12-19页
    (一)西方学者论德育第12-15页
        1.西方早期学者论德育第12-13页
        2.西方中期学者论德育第13-14页
        3.西方后期学者论德育第14-15页
    (二)中国学者论德育第15-18页
        1.古代学者论“德”、“育”和“道”第15-16页
        2.近代学者“德育”概念论述第16-17页
        3.现代学者“德育”概念论述第17-18页
    (三)德育的定义第18-19页
二、习近平德育思想的基础第19-28页
    (一)习近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第19-24页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思想第19-20页
        2.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德育思想第20-22页
        3.中国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第22-24页
    (二)习近平德育思想的实践基础第24-28页
        1.中国共产党德育工作的实践经验第24-25页
        2.国内德育工作社会实践经验第25-26页
        3.个人实践经历第26-28页
三、习近平德育思想的内涵第28-45页
    (一)德育的原则第28-30页
        1.以人为本的原则第28-29页
        2.方向一致的原则第29-30页
        3.分类指导的原则第30页
    (二)德育的主要内容第30-40页
        1.思想教育层面第32-34页
        2.道德教育层面第34-36页
        3.政治教育层面第36-38页
        4.法治教育层面第38-40页
    (三)德育教育的方法第40-45页
        1.国家建立健全德育保障机制第40-42页
        2.社会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第42-43页
        3.学校加强德育建设第43-45页
四、习近平德育思想的时代价值第45-51页
    (一)习近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意义第45-47页
        1.为全方位育人提供系统的指导内容第45页
        2.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的基本规律第45-46页
        3.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理论第46-47页
    (二)习近平德育思想的实践意义第47-51页
        1.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47-49页
        2.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继承者第49-50页
        3.指明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前进方向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启示